操作

分享

评论

0

武夷岩茶要怎么储存

2020-01-24 


武夷岩茶比较耐储存,岩茶对储存温度要求一般在20℃以下。保管得当,密封,干燥,避光,正常可以储藏24个月以上,香味的损失不大,而且储存后泡出的茶反而会更加醇厚。

武夷岩茶条索壮,容易碎,不宜抽真空。一般外面的包装采用硬质包装,内袋用铝泊袋或者塑料袋包装。

只要做到不让茶叶跑气,每次喝完袋口扎紧,或者买些密封性能好的不锈钢的茶叶罐存放都可以。 一般不提倡在冰箱低温保存,如果要放在冰箱保存也是可以的,最好要用锡泊密封袋,密封性能一定要好。

武夷岩茶的“岩韵”到底指的什么

岩茶最讲究“岩韵”,一种说起来比较玄乎的味道——口感圆润,回味绵长,类似矿物质口感,沙沙的,仿佛真有岩石风味在里面。

武夷岩茶怎么泡好喝

正确的冲泡和品饮才能充分发挥出岩茶风韵和每泡茶的特征,领略茶中真谛,体会茶的无穷乐趣。

1、泡茶器具:准备乌龙茶专用茶具一套(冲泡壶宜选用90-150毫升的紫砂壶或三才杯)。

2、投茶量:冲泡壶具容积的1/2左右(1/3-2/3)。

3、泡茶用水:以山泉水为上,洁净的河水和纯净水为中,硬度大或氯气明显的自来水次之;水温需现开现泡为宜;水温低于95度或长时间连续烧开的水都略逊。

4、浸泡时间:1至3泡浸泡10-20秒,以后每加冲一泡,浸泡时间增加5-10秒。浸泡时间的调整原则为1至7泡的汤色基本一致,且可冲泡10余泡。冲泡次数与浸泡时间有关。

5、浓淡调整:用投茶量和浸泡时间调整。需淡些则投茶量少些为冲泡壶具容积的1/3-1/2,需浓些则投茶量多些为冲泡壶具容积的1/2-2/3。浸泡时间与个人口感不同,喜欢清淡的人浸泡7~10秒即可。

武夷岩茶怎么品

品武夷岩茶的四个深度:

有两种,一是入口即甘,只要是好岩茶,入口就有一种甜滋滋,凉沁沁的味道。

但是不像普洱的甘那样,有点腻感。岩茶的回甘是发散型的,直接扩充你的喉咙,清凉开阔,你甚至觉得那不是回甘,但确实是喝了岩茶以后舌齿清甘,喉咙开阔,很舒服的一种感觉。

是指茶味的浓淡和茶汤的厚薄。茶味是任何茶汤都有的,可以明显感觉到的类似中草药的特殊味道。岩茶的茶味,比绿茶淡,比红茶黑茶浓。茶汤则比绿茶厚稠。

茶汤清新,鲜美,如同鸡汤一般。曾经品过绿茶新贵安吉西湖龙井,这种鲜感特别明显。造成这种鲜感的原因是氨基酸含量是一般绿茶的一倍以上。

滑是相对于涩而言的。茶汤入口后,舌尖有茶的感觉,再进入以后,舌头的后半部分好像已经失去了知觉,不用吞咽,茶汤已经“滑”进或者“化”进喉咙。

武夷岩茶酸怎么回事

品质优异的武夷岩茶,自然存化期内是会出现"武夷酸"的。

19世纪中叶,欧美茶叶专家学者在岩茶中发现"单宁"(儿茶素)并分离出"武夷酸",后经证实武夷酸是没食子酸、草酸、单宁和槲皮黄质等对人体有益的混合物。1847年,罗莱特从武夷岩茶中分离出"武夷酸"。1861年哈斯惠茨证实武夷酸乃是没食子酸、草酸、单宁和槲皮黄质等的混合物。

武夷岩茶武夷酸与工艺酸的区别要注意,武夷酸"酸而不腻",而工艺失误造成的酸味,容易给人带来发呕的感觉,姑且称之为"酸呕"。所以希望大家不要盲目追求武夷酸。正所谓:"武夷酸虽好,不要贪杯哦"!

故:正宗的武夷酸是好的,"酸呕"是不可取的!

武夷岩茶都有哪些?

主要有:奇种、大红袍、名丛、水仙、肉桂。 其中名丛又分为铁罗汉、水金龟、半天夭、白鸡冠四大名丛和其他名丛。

武夷岩茶四大名枞有哪几个?

四大名枞为大红袍、白鸡冠、铁罗汉、水金龟。名枞与单枞都单独采制。

武夷岩茶烘焙工艺

烘焙是乌龙茶的最后一道工序。传统安溪乌龙茶也有补火工艺,但补火是为了干燥。

“清香型”乌龙茶文火慢焙是为了使成品香气敛藏,增进茶香,弥补做青较轻、甜香不显之缺点,所以又叫“烘焙提香工艺”。

“浓香型”乌龙茶的典型代表武夷岩茶,烘焙分毛火和足火。毛

火要求高温快速烘焙,提高滋味醇度,发展香气和加深汤色;足火是通过热化作用,连续长时间文火慢焙,不单是去水保质,且对增进汤色,提高滋味醇度,促进茶香,均有很好的效果。

武夷岩茶产地划分

武夷岩茶产地范围包括东至崇阳溪,南至南星公路,西至高星公路,北至黄柏溪的景区范围。

按流行的山场观点,武夷岩茶依生态条件分为正岩茶、半岩茶和洲茶,外山茶。其中正岩区号称岩岩有茶,其中三坑两涧最为著名,其余坑涧也是各有特点。

武夷岩茶焙火分几种?

武夷岩茶的3种培火方式:

轻火岩茶:香气高以花香为上,以茶水中类盖香为上,岩韵表现较弱,初品岩茶者宜选。

中火岩茶:香气幽以花香为显,茶水较醇久厚,岩韵表现适中。初品及茶客较喜之

高火(足火)岩茶:开泡火香冲。茶质香气含蓄以果香为上,茶水醇厚,岩韵表现强。对岩茶有一定喜好者最爱。

相关标签:岩茶武夷岩茶武夷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新闻媒体或自媒体,本平台文章版权,图片版权,视频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如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info@kongqueshuo.com    ,我们第一时间处理。

尊重原创立志弘扬传播茶文化孔雀说精选优质自媒体文章,文中所述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孔雀说立场,不承担任何责任。

发布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孔雀说评论服务协议
0条评论
评论列表
为您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