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

分享

评论

0

茶在茶之外|论煮水烹茶

2020-05-23 

  国庆假期,约了一个资深红酒品评家聊茶,我们说茶、泡茶,从早上到傍晚,从茶的发源到茶的发展,从茶的功效到茶的审美,缓缓地漫谈着茶。

  晚饭后,是品酒时间。酒具、配食、烛光,还有音乐氤氲,温馨和浪漫的气氛瞬间弥漫开来。开瓶、醒酒、闻香、品酒,在香气的变化中感受滋味的蕴酿弥漫。酒,注定是夜的精灵。

  酒至微醺,话题转到普洱茶和红酒的相似和不同的讨论上。相似点太多,东方和西方对大自然有同样的理解。论其最大的不同点,却是茶的冲泡过程,有了精神注入的再创造性。

  茶,让文人骚客情有所钟,也使世外清净地的修行人为之词赋歌咏。在日本,茶道更近似于一种精神交流和信仰。究竟是什么特性让茶这样一个东方饮料被赋予“和、静、清、寂”的人文精神色彩呢?

  有诗云:“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盏清茗酬知音。”“一饮涤昏寐,情思爽朗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药院常无客,茶樽独对余。”可以看得出,茶在儒道释三家里均是座上客。

  可以涤昏寐,是茶本身特性所赋。可以清我神,是茶之气所致。三饮便得道,是定心泡茶之修为。

  茶之美,除了茶的香醇可口和消脂解腻外,其妙在冲泡过程。从选器、取水、生火煮水,到置茶、注水、出汤、勻茶、品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伺茶人心到手到。伺茶人的专业水平和心情都会影响手法,手法决定了出汤的特点和品质。所谓是一茶有百味。

  在泡茶的过程中,需要伺茶人观茶知性,选择相符的茶具、水,懂得用水温的高低去调节香气和渗出。浸泡的时间和出汤是茶汤浓淡的关键,淡则无味,浓则过。泡好一壶茶,对于茶性的掌握是关键所在。

  但泡茶最特别的地方却在茶之外,是伺茶人本身的状态,以及与品茶人之间的精神交流。功夫在茶外,煮水烹茶体现了伺茶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理解。“心随流水去,身与风云闲。”闲淡平和的松散安稳心态下,一壶茶便得了一半。安住在当下,专注于手起手落,忘情于香气氤氲,茶韵在口腔中如山间云雾缭绕,纵然不是仙,杂念也放两边了。

  微醺之意不在酒,茶在茶之外。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新闻媒体或自媒体,本平台文章版权,图片版权,视频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如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info@kongqueshuo.com    ,我们第一时间处理。

尊重原创立志弘扬传播茶文化孔雀说精选优质自媒体文章,文中所述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孔雀说立场,不承担任何责任。

发布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孔雀说评论服务协议
0条评论
评论列表
为您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