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

分享

评论

0

奶茶的历史

2020-06-24 


13 世纪下半期,蒙古族在和藏族的文化交流中,受到藏族的影响,以酥油(一种类似黄油的乳制品,是从牛奶、羊奶中提炼出的脂肪)入茶,奶茶是从藏族酥油茶演变而来,流传700多年至今,奶茶从蒙古延伸到世界各地,人们凭借各自的口味偏好制作奶茶,同时以地方特色而配料,衍生出不同风味的奶茶。

奶茶是一种混合式的全球化饮料,起源于中国,诞生于英国,茶叶原料最初来自中国,奶源自欧洲,糖来自南美洲。

奶茶起源于中国西藏,西藏人民首次将奶和茶融合在一起。

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奶茶被带入了印度。印度人民根据饮食文化差异,在奶茶中加入香辛料来提升口感。

印度奶茶

印度奶茶又名印度拉茶,是名副其实的“混合香料茶”—— 香料及药草成为最大亮点。

传统的印度拉茶里面的茶叶和中国传统红茶不同的是加工时将茶叶切碎,然后与绿色的豆蔻荚、肉桂、丁香粉、姜和黑椒粒一起烹煮。

根据自己的喜好,还可以加入玫瑰花瓣、甘草等原料。

由于加入了香料和药草,印度拉茶还有医药用途,比如:加入少量姜黄奶茶可以消退发烧带来的不适感。

殖民地时期,西方列强将奶茶带回了各自的国家,稍加修改,形成了荷式奶茶和英式奶茶。

荷兰式奶茶

世界的运行就是这样,当一个样东西流行起来,不久,另外一个地方也会有那一样东西。

在乳畜业巨发达的风车国荷兰。奶茶的引进,在这个风车国里奶比例大大高于英式奶茶,更显浓香醇厚,毕竟他们拥有世界最顶级的奶源。

荷兰人因不喜欢印度奶茶的辛烈味,于是混合不同品种的茶来替代香辛料制作奶茶,并加入枫糖作为调味剂,这也是现代奶茶的雏形和基本配方。

荷式奶茶中“奶”的风味浓郁,深受欧洲大陆人民喜爱,与欧洲饮食习惯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欧式风味。

台湾奶茶

台湾奶茶是荷兰式奶茶的一个分支。荷兰对台湾殖民统治期间,将荷兰式奶茶带入台湾。台湾奶茶以“珍珠奶茶”著称。

台湾珍珠奶茶

台湾人民智慧性的创新,将奶茶中加入“珍珠”,即一种粉圆,即由地瓜粉、木薯粉等制成的一种粉圆。

煮熟的粉圆外观乌黑晶透,以“珍珠”命名。

台湾奶茶口感丰富,可以自己挑选茶底(红茶、绿茶乌龙茶等等),果料(珍珠、椰果、仙草、芦荟、红豆等等)令人眼花缭乱的配料,还可以选择甜度和温度,很多消费者都喜欢这种DIY“口感定制”的过程!

英式奶茶

在17世纪,当时恰逢中国瓷器大肆流行欧洲的年代。在英国的上流社会里,每天下午的4点半就是下午茶时间的开始。

她们的下午茶必备的就是当时疯魔一时的“传统的英式奶茶”。

虽然英国也可以生产本国瓷器,可是用英国茶具彻茶时,茶杯会因受热而爆裂,觉得不正宗,所以无论茶具有多么昂贵,在那时贵族们依然以使用中国瓷器为身份的标志。

有些贵族还会故意当着客人的面,先将滚烫的开水直接浇到茶杯里,证明其为“不会爆裂”的纯正中国瓷器,然后才倒入牛奶。

“先茶后奶”竟然成为当时英国上流社会的“炫富方式”。1680年,在荷式奶茶的基础上,约克公爵夫人又加入了鲜奶、砂糖,酿造了英式奶茶。

英式奶茶主要供皇家贵族和上流社会享用,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因此英式奶茶取名也很讲究,比如:伯爵奶茶、皇室奶茶、鸳鸯奶茶等。

港式奶茶

港式奶茶是英式奶茶的一个分支。在1841年英国把香港占有了,与此同时,将奶茶和下午茶文化带入香港。

开始的时候是水泥工人对英式下午茶的模仿,由于进口红茶价格昂贵,便选用了中国茶叶代替。

但是随着生活的追求和环境的变化,又用回了进口红茶和不断改进配方,为的是奶茶的口感更细腻幼滑。

正因为这样,成就了今天人人皆知的“丝袜奶茶”。

这是香港人最爱的饮品,更是香港的骄傲,价格也更为亲民。随港式茶餐厅的流行而风靡,“丝袜奶茶”、“鸳鸯奶茶”为其典型代表。

’丝袜奶茶’是由于滤网长期使用,颜色暗沉,远看似肉色丝袜而得名;’鸳鸯奶茶’则将丝袜奶茶与咖啡相融合,兼具奶茶的浓滑与咖啡的香苦。

泰国奶茶

除了以上奶茶,近年来,媲美咖啡的泰国奶茶成为了甜党的新宠儿。泰式奶茶用炼乳替代鲜奶或奶精,有些人还会喜欢加糖,所以整体味道是偏甜的。

因为泰国一年四季都是夏天,喝奶茶的时候需要加大量冰块,为了茶不被稀释,茶底也会比较浓厚。

所以更适合早晨和中午饮用,提神指数不比咖啡差喔。

内蒙古奶茶

蒙古族奶茶,蒙古语称’苏台茄’。由砖茶煮成并带有咸味。喝此种奶茶是蒙古族的传统饮食习俗。

蒙古式奶茶生而为咸。因为蒙古奶茶不是休闲饮品,而是蒙古族的日常食品。日常食品用来补充营养,维持生命。

而休闲饮品是用来愉悦心情,打发时间的。

其实想想就能想明白,蒙古族牧民的日常饮食不是肉就是奶,还有一些就是面食,这么些吃食都是吃着很腻的东西,他们再喝点儿咸的中合一下,不腻歪?

据了解,蒙古族人爱喝奶茶是因为他们世代生息的草原上过去缺少蔬菜,用奶茶来补充体内所需的维生素。

而他们用奶茶招待宾客是出于对宾客的敬重。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新闻媒体或自媒体,本平台文章版权,图片版权,视频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如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info@kongqueshuo.com    ,我们第一时间处理。

尊重原创立志弘扬传播茶文化孔雀说精选优质自媒体文章,文中所述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孔雀说立场,不承担任何责任。

发布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孔雀说评论服务协议
0条评论
评论列表
为您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