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个问题,可能算是千古一问了。
唐朝陆羽写《茶经》就有此一问,并且就此问题写了很多相关说明。
“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野者上,园者次;阳崖阴林,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牙者次;叶卷上,叶舒次。”
“自采至于封七经目,自胡靴至于霜荷八等。”
“茶之出”一章,则对产茶区不同的茶,分出三六九等来,已经暗含着何谓好茶、何谓不好的茶了。
什么样的茶为好茶?
有茶友说,产地好、原料好、工艺好、保存运输好、价格好的茶为好茶,也有茶友说大家都说好的茶为好茶。
所谓产地好:
一方水土生养一方茶,好山好水出好茶,这是从地理环境、小气候环境、土壤环境而言。
中国好茶众多,各地皆有名茶,就是因为特定的地理环决定的,不可替代。
而原料好呢:
它包含两方面,一是茶树品种好、种植管理的好;二是原料鲜叶采摘标准好,采摘时机好。
所谓工艺好:
无论是传统工艺、还是现代创新工艺,总之是把茶的基本特征表现出来。无论是机械化制作,还是手工制作。
而对于运输保存好:
这是从茶的安全卫生来讲,一定得符合卫生条件,不能变质,不能有异杂味等。
价格好:
不是说一定就是贵的好。好茶不一定都贵,贵的也不一定都是好茶。还有一个就是要适合自己的心理定位、自己的经济条件允许,每个人的品质追求、经济能力不同,对什么是价格好,看法肯定完全不同。
以上只是基本要求,“茶真”,不能是假茶,不能冒充,不可替代。否则就是欺骗,就不能说是“好茶”。
至于大家都说好的茶:
很多人盲目的随大流,是因为人心中的“趋利避害”,减少试错的可能性来考虑。大家好,不一定是真的好。
再说,别人的口感不是自己的味觉,他人的身体体质,也不是自己的状态。
那到底什么才算好茶呢?好茶的标准评判是什么?陆羽在《茶经》中说:“茶之否臧,存于口诀。”是什么口诀?
茶圣没讲,也许讲了,失传了!反正大家是没有看到茶神的品评茶好坏的秘诀方法。
而有一直宣讲的、告诉茶友们的,所谓好茶,要在前面的7条基本要求之上,满足以下两点:
第一个是:喝着好!
喝茶、品饮茶的当下,感觉就很好,说明色、香、味、形,就很好,有一个美好的印象,且适合当下自己的口感。
口感喜欢,才会乐于下咽,使茶汤入身、入心。
但如果仅停留于口感好、适口为珍,也是不对的。仅满足口舌之欲,对身体造成大伤害的物品比比皆是。
那就要满足第二个条件:喝后还要好!
茶不但喝着好,更要喝后还好,才是真的好。
品饮之后,身心愉悦、舒畅,甚至品饮之后一段时间,皆念念不忘,回味悠长,说明这个茶,身体喜欢,适合自己的身体体质。
满足这两方面的茶,他就是你要喝的好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