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雅》是最早见有茶的古籍,《尔雅》成书于战国或两汉之间,书中记载:槚(jia),苦茶,据晋代郭项《尔雅注》释曰:树小如桅子,冬生,叶可煮作奠饮。
槚和苦荼为茶的名称,因此,《尔雅》是我国历史上关于茶字的最早文献记载。
“荼”字称为茶,最早来自《尔雅》。书中很明确地写道:“槚,苦荼。”后来,人们把早采摘的茶叫荼,晚采摘的茶叫茗。
唐开元年间,《开元文字音义》编撰完成,这部官修的权威字书正式把“荼”改作“茶”。
唐玄宗李隆基的亲身参与,让“茶”字很快普及开来,“茶”“荼”混用的时代结束。二十多年后,陆羽创作了《茶经》,完全使用了“茶”字。
后来爱茶的文人们,更是对该字进行了一番趣解:从茶字的部首看,由“草”头和“人”“木”三部分构成,而“人”居中,似立于草木之间,寓意人与大自然亲密无间,喝茶便有了体味自然野趣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