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西湖龙井茶,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不会感到陌生,它不仅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也是杭州西湖的一张靓丽明信片,所以“西湖龙井”这四个字,本身就代表了一方水土的文化。明代的高濂就所著的《四时幽尝录》中这样写道:"西湖名泉,以虎跑为最。两山之茶,以龙井为佳。"可见其对龙井茶评价之高。不过,虽然西湖龙井的名声在外,但对于龙井之名的由来,知道的人却不是很多,那么,龙并茶之名究竟是如何的来的呢?
说法一:
传说在宋代,在西湖边有一个叫“龙井”的小村,村里住着一位年迈的老太太,以种茶为生。一年,茶叶质量不好滞销,老太太也就断了生活来源。这天,一个老叟来借水喝,偶然看到她放在墙角的破石臼,便说要用五两银子买下来。老太太正愁没钱,于是很快便答应了。
老叟也很高兴,告诉老太太别让人动,他去找人来抬。老太太心里想,拿了人家五两银子,怎么能给他一个脏兮兮的石臼呢?于是她就把破石臼上的尘土、腐叶等都扫掉了,随手埋在了茶树下边。
过了一会,老叟带着一群人来抬石臼,可到了院子里面一看,石臼干干净净,立即询问老太太怎么回事。老太太如实相告,老叟气得直跺脚:“我花这五两银子,买的就是那些垃圾啊!”说完愤懑而去。老太太眼见五两银子飞了,也十分懊恼。过了一段时间,那些茶树,新枝嫩芽一齐涌出,茶叶沏出的茶清香甘醇。消息不久便传遍了整个西子湖畔,很多爱茶之人慕名而来,“西湖龙井”也因此而得名。
说法二:
龙井茶的得名来自它的起源地龙井泉,古称“龙泓”,即为老龙井,位于杭州狮峰山下胡公庙内(即宋广福院)。唐代以前,杭州生产的贡茶为“密龙团”,到了宋代出现了散茶,苏东坡以诗云:“妙供来香积,珍烹具大官。拣芽分雀舌,赐茗出龙团。”
南宋《咸淳临安志》记载:“岁贡,见旧志载,钱塘宝云庵产者名‘宝云茶’,下天竺香林洞产者名‘香林茶’,上天竺白云峰产者名‘白云茶’。”此时龙井茶尚未得名。自南宋后,杭州西湖的游客络绎不绝。清明前后,香客到寺院烧香,僧侣则以细嫩新茶敬献香客。因此,到明初,龙井茶已初具规模。到了清代,龙井茶成了宫廷消费的主要贡茶之一。
龙井茶能如此的出名,乾隆皇帝可谓功不可没,其在六下江南的过程中,曾四上龙井,并题六首龙井茶御诗,还亲封了“十八棵御茶树”,一下子就将龙井茶推上了茶中至尊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