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

分享

评论

0

关于小产区茶的遐想!

2020-08-12 


本文作者在贵州雷山茶叶小产区采访时与采茶姑娘合影摄/足奚

  
第一次听说"小产区"三个字,是在去年的一次采访中,采访对象在聊天的过程中,提到了某企业承包了一个山头,做"小产区"茶叶,还在央视做广告。当时并不在意,但"小产区"的说法却留在了心里。


这次编辑部推出了"小产区"的专题策划时,一开始,我是茫然的,因为从来没有接触过。


什么的茶的"小产区"概念?业界并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


多大面积算?也并没有一个说法。


在网上搜索关于"小产区"的相关内容时,大部分都与酒相关。"小产区茶"的内容寥寥无几。也许,大家对于茶叶"小产区"的关注,可以说,才刚刚开始。


到底什么是"小产区"?


关于什么是"小产区",众说纷纭,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小产区"的茶叶一定是当地茶农和消费者的"心头之爱"。


近年来,云南冰岛、老班章、易武等地的古茶树名声大噪,受到追捧。去年,我们去云南冰岛考察的时候,和当地茶农聊天,聊冰岛茶,有茶农明确表示非常反感别人打"冰岛茶"的名号。冰岛茶对他们而言,就是"宝贝",他们在本能地保护自己的茶叶。


以前,消费者爱跑茶市场,去市场里淘一些好茶叶。但现在,消费者们大批大批地跑茶山。我们可以关注到几个热门的茶旅游目的地:杭州、武夷山、安溪、云南各大山头。这几个地点都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拥有名茶,如西湖龙井、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云南普洱茶


"小产区"一定拥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但问题是拥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茶叶一定属于"小产区"吗?讨论到这个问题时,我们编辑部出现了不同的声音。有同事认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对于"小产区"而言是必要不充分条件。


但凡是在"小产区"的当地茶农,总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自豪感。而这种得意和与众不同紧密相关。特色或者说明显特色是"小产区"的一大特征。关于"小产区"的定义,我想大家会有一个普遍认同,首先的地理位置,"小产区"的茶叶都相对集中在一个区域,产品集群明显。如西湖龙井核心产区仅60平方公里,发展过程中扩至整个西湖产区,直至浙江产区。但按照我们对于"小产区"的定义,西湖龙井的"小产区"只包括西湖景区的核心产区。


其次,"小产区"茶叶的文化传承特色明显,每一种茶叶后面都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中国茶叶历史悠久,"小产区"的茶叶一般都经受住历史的考验,成为受大众欢迎的产品。许多地方名优茶不乏好的故事、品质和文化内涵。在一次采访中,有人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茶企老板问我,怎么样才能做好茶叶?我问他,你为什么做茶叶?他说他以前是个油漆工,身体不好,后来喝了茶之后,身体变好了,因着这个巧合,做起了茶叶。我就告诉他,你不要着急,慢慢做,讲好故事,以后你的这些故事就是你茶叶品牌的故事。中国茶叶有6000多个品种,每个品种都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品质特点、历史文化,如果仔细挖掘,就可以在这6000多个品种背后,挖掘到"小产区"的独特之处。


最后,"小产区"茶叶的加工工艺独具特色。去年,国务院批准并公布文化部确定的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福州茉莉花茶窨制工艺、赣南客家擂茶制作技艺、婺源绿茶制作技艺、信阳毛尖茶制作技艺、恩施玉露制作技艺、都匀毛尖茶制作技艺、滇红茶制作技艺、赵李桥砖茶制作技艺、六堡茶制作技艺等茶叶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或扩展项目名录。茶叶的制作技艺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关注和重视,传承加工工艺也显得顺理成章。


除了以上所说,大家普遍认同的概念之外,我们认为"小产区"还具有以下特点:产量不大,因为产量有限,所以价格相对较高。"小产区"是某一种茶叶的发源地,有着当地的明显特色。如六安瓜片,在世界所有茶叶中,六安瓜片是唯一无芽无梗的茶叶,由单片生叶制成。同时,因为产量的限制,大都是区域销售,更容易生产出精品茶,而且效益普遍较好。


典型"小产区"的特色:


来自杭州的"初印茶社"由一帮80后、90后组建而成,他们发现:许多地方名优茶不乏好的故事、品质和文化内涵,但因长期无人关注,正在走向衰落。由此,他们开始专注于小产区特色茶,首季以"寻根龙井"为起点,由杭州出发,寻找中国茶最初的印记。西湖龙井核心产区是典型的"小产区",声名在外。悠久的历史文化,独特的自然条件和加工工艺等,都构成了西湖龙井四个字的独特意义。

美丽的武夷山茶园摄/渔樵


初印茶社创始人宋晓春认为,标准化是现代市场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但并不代表是最美、最自然的。他认为,越是标准化,茶叶就会越失去自然味道,在中国,保留和发扬不同小产区个性而美的茶,才是未来市场消费者品质生活中所需的茶。


易武,普洱茶交易和集散中心。地名为傣语,意为"美女蛇居住之地",外界对于易武的认知,得缘于普洱茶。吴锡端原是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秘书长,几年前,他离开协会,来到安徽祥源茶业股份有限公司任职。吴锡端认为,"小产区"有自然、产制、历史、文化等四大价值,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因此,直接喊出了"小产区,祥源茶"。


在祥源茶业董事长兼总经理邓增永看来,只有具备独特价值和足够特色的产品才有可能走得远。"未来茶叶的增长空间中,小产区产品会带来新的机会。"他在《小产区市场--普洱茶行业的下一轮机遇》的文章中指出:2005年到2007年,是普洱茶的快速发展时期;从2008年到现在,大众市场总体持续稳步发展;而目前,小产区市场的机遇已经凸显。


当下茶界,祥源茶业是唯一一家打出"小产区"的企业,不管是噱头也好,还是确有作为,作为一个概念,"小产区"的发展无可厚非。


邓增永认为,小产区茶限于特定地域范围之内,往往具有独特的品质风格特征,以自己独特的产区资源出现。其品质典型性自成宗派,通常成为该品类的顶级代表;其包括天时、地利、工艺、历史文化传承的产区资源,具有不可复制性。

在云南冰岛茶区,各族姑娘采茶正忙摄/渔樵


"中国从来不缺茶,但有特色的茶叶才能走得远,卖得广。在全国范围内选择代表性的小产区茶叶,通过产区生根、产品价值挖掘,形成祥源独特的产品线,这是我们对小产区茶产品模式的一种探索。"祥源茶业组织了"小产区"专家讨论,把这个概念抛向了市场。


以武夷岩茶来说,正岩茶便是无可争议的"小产区"。武夷全山皆产茶,"无岩不产茶"。好的岩茶,生长在岩凹、石隙、石缝天然形成的"盆钵"里,或岩壑幽涧之两侧。品质最佳者为"正岩茶",正岩是指在九曲溪内生长环境好的山岩,"三坑两涧"是正岩产区的代表。其所产之茶称为大岩茶。半岩是指在武夷山风景区内,但并不在核心景区的部分。洲茶指河岸两旁,沙质土壤是茶园环境下生长的茶叶。武夷山风景区以外的范围则成为外山。


武夷山的品评以山场是否为正岩为重要标准,当地人认为,产于正岩的茶,岩韵正,回甘明显;反之,离正岩范围越远的茶,则被认为是岩韵不显或是没有岩韵,茶叶的售价也就越低。茶叶的优劣按照大岩茶、中岩茶、半岩茶、洲茶、外山茶的顺序逐次降低,市场售价也相应地逐级递减。


由此可见,"小产区"的价值,无论是文化价值还是市场价值,都有待我们去挖掘。


"小产区"的未来:


想聊一聊"小产区"的未来,因为知识量有限,不免有些缺乏底气。在和大家讨论的过程中,茶叶农庄是大家的共识,这也许是未来发展是出路之一,正如法国的葡萄酒庄闻名遐迩一样。


"小产区"的发展也可以参照日本"一村一品"的发展模式。所谓"一村一品"运动,就是一个村子的居民,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自力更生,建设家乡,发展农村经济的活动。这场运动最早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日本,目的是为了提高一个地区的活力,挖掘或者创造可以成为本地区标志性的、可以使当地居民引以为豪的产品或者项目,并尽快将它培育成全日本乃至全世界一流的产品和项目。


日本的"一村一品",主要是农特产品的开发,借着这个模式,我们的"小产区"发展可谓占了先机。每一个"小产区"都有当地居民引以为豪的茶叶。要做的是强化这一特色,综合发展,推动"小产区"茶叶的提升。


目前,浙江出台特色小镇规划建设指导意见,37个小镇被列入首批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或许,"小产区"茶叶的发展也可以成为其中的一大特色。


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主任胡晓云认为,产品是一种客观存在,满足的是物质层面的需求,而品牌是一种主管存在,解决的是消费者精神层面的需求,因此,品牌与消费者生活和文化等偏好有着极大关系,正是这种偏好决定了消费习惯。就此而论,中国茶业必须突出个性塑造,才能实现立于不败之地。


我们认为,在未来,"小产区"将要打造的是大品牌的概念。其茶叶,基础在"小产区",但名声在外。继续深挖"小产区"的艺术、美学、文化价值,形成特色化产品。将全国不同的"小产区"联合整体发展,加强产品的集群效应,打造各自的不同特色。


文无定式,"小产区"也是众说纷纭。但无论怎么说,大家都围绕着一点:中国茶业的未来发展。共同探讨,共求发展,我想,一定非常重要。(原文"每一颗绿宝石联接起来就是一串美丽的项链--关于小产区茶的遐想)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新闻媒体或自媒体,本平台文章版权,图片版权,视频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如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info@kongqueshuo.com    ,我们第一时间处理。

尊重原创立志弘扬传播茶文化孔雀说精选优质自媒体文章,文中所述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孔雀说立场,不承担任何责任。

发布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孔雀说评论服务协议
0条评论
评论列表
为您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