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

分享

评论

0

紫阳毛尖制茶工艺

2020-08-12 

紫阳毛尖所用的鲜叶,采自绿茶良种紫阳种和紫阳大叶泡,茶芽肥壮,茸毛特多。制茶加工工艺分为杀青、初揉、炒坯、复揉、初烘、理条、复烘、提毫、足干,焙香十道工序。具有外形条索圆紧细、肥壮、匀整,色泽翠绿,白毫显露,内质香气嫩香持久,汤色嫩绿、清亮,滋味鲜爽回甘,叶底肥嫩完整,嫩绿明亮的品质特点。

紫阳毛尖制茶工艺
 

1、鲜叶摊放:适度的鲜叶摊放有利于改善茶叶苦涩味和提高香气,鲜叶采收回厂后,应放入洁净的竹簸箕或竹席上适度薄摊,厚度控制在一寸左右,摊放时间为4-8小时。最长不过8小时。并保证鲜叶上面没有水,不然杀青时候粘锅,杀出来就是烧焦的叶片。

鲜叶分级:鲜叶匀净度较差的时候要使用鲜叶分级机将鲜叶分级,然后按照粗细级别不一分别加工。

2、杀青:采用微型滚筒杀青机(30型或40型),开机后开始加温,待筒体进口约20厘米处温度上升至220-230℃,手感有烧手的感觉,才开始投叶,此时放入的鲜叶会产生类似炒芝麻的响声,刚投入时,应先投入2-3大把,约300-400克,接着以小把(约50克)匀速投入,同时,打开筒体出口下的吹气风扇,使出筒体的叶子迅速冷却,出叶后观看杀青叶是否杀透杀匀,以调整进叶速度和投入鲜叶速度的快慢,以观察筒体出口处水蒸汽直冲上升为适宜,投少则易产生焦边、焦叶,微型滚筒杀青机的台时产量:30型早春茶控制在25-40斤,晚春茶和夏秋茶30-50斤;40型早春茶控制在40-60斤,晚春茶和夏秋茶控制在50-80斤;如鲜叶为全芽则杀青速度应减慢,台时产量控制在20-25斤左右;杀青时间约为1分30秒左右,杀青叶的失重率在30%-40%之间,杀青适度的杀青叶其色泽由青绿转变为翠绿,青草气大量挥发,良好的茶香明显,叶软如绵,梗子折之不断,手握成团,抛之即散。

冷却:加工紫阳毛尖茶,非常讲究色泽,杀青出来的鲜叶虽有风机吹风降温,但还应及时摊开,切忌堆积,否则易闷黄变味,降低了名优茶的价值。

3、初揉:紫阳毛尖特级采用30型揉捻机,不加压,时间一般在3-7分钟之间,一次完成,或者采用手工揉捻(采用推拉滚揉);揉至茶汁溢出,稍有沾手感觉为宜。紫阳毛尖一级至三级,揉捻采用30型或40型等小型揉捻机,投叶量以松装桶满为宜,轻揉不加压5分钟,轻压(压至揉桶1/3位置)10分钟,重压(压至揉桶1/2位置)8分钟左右,然后解压轻揉2分钟,时间在25分钟为宜,不能揉捻时间过长,防止茶汁大量溢出,影响色泽和显毫,确保成条率达90%以上。

4、初烘:用烘焙机或连续烘干机,采用薄摊快烘的方法,进风口温度掌握在130-140℃之间,烘干时间为3-5分钟,失重率掌握在30%-40%之间,约三成干,下烘时在制品的含水量约为30%左右,下烘后的在制品应立即摊晾散热、冷却回潮15-20分钟。

5、复揉:一、二、三级毛尖茶初烘后采用先分筛、后复揉,复揉坚持中压长揉,方法同初揉不重压,时间以30-40分钟左右为宜。

6、整形:采用往复式理条机,温度控制在100℃左右,每槽的投叶量60-80克,时间约8-10分钟,待芽头变直即可出锅,摊晾30分钟左右进行复烘提毫。

7、复烘提毫:白毫显露是紫阳毛尖的特征,复烘温度控制在70-80℃,在制品上烘至7-8成干时,用手工理条提毫。提毫在烘焙机上进行,方法是:先用手将茶条理顺,然后将理顺的茶条握于手掌顺一方向推揉,反复2-3次,使白毫显露后下烘摊晾2-3小时,再烘足干。

8、足干焙香:已成形的茶叶需进一步干燥,以利品质的保持与贮藏,足干在烘焙机或提香机上进行,进口温度控制在90-100℃之间,此时,温度不宜过高,否则会影响干茶翠绿鲜活色泽的形成。时间视上烘茶叶含水量的高低加以调整,中间翻拌3-4次,烘至含水量在6%以下(手捻成末)下机,冷却后包装储藏。至此基本上紫阳毛尖的加工流程就基本结束,接下来就是开汤品茶,做好的茶叶汤色翠绿,条形均匀美观,口味香醇余甜,可谓极品!

紫阳毛尖简介

紫阳毛尖产于陕西汉江上游、大巴山炉的紫阳县近山峡谷地区,系历史名茶。特征条索圆紧,肥壮匀整,色泽翠绿,白毫显露,茶香嫩香持久,汤色嫩绿清亮,滋味鲜醇回甘,叶底肥嫩完整,嫩绿明亮。

紫阳毛尖不同等级茶评

特级:

形状:

条索圆紧系、肥壮、白毫显露

色泽:

翠绿鲜润

汤色:

嫩绿明亮

香气:

清香高长持久

滋味:

鲜爽甘醇

叶底:

嫩绿明亮

一级:

形状:

条索较紧较直、白毫显露

色泽:

翠绿尚鲜润

汤色:

嫩绿明亮

香气:

清香持久

滋味:

鲜醇爽口

叶底:

嫩绿明亮

二级:

形状:

条索紧直、有白毫

色泽:

翠绿嫩

汤色:

绿明亮

香气:

清香(淡)

滋味:

鲜醇

叶底:

明亮

相关标签:制茶紫阳紫阳毛尖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新闻媒体或自媒体,本平台文章版权,图片版权,视频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如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info@kongqueshuo.com    ,我们第一时间处理。

尊重原创立志弘扬传播茶文化孔雀说精选优质自媒体文章,文中所述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孔雀说立场,不承担任何责任。

发布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孔雀说评论服务协议
0条评论
评论列表
为您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