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

分享

评论

0

6大茶类最佳出汤时间

2020-08-12 


泡茶是一门艺术,而出汤又是这其中的关键,出汤时间直接影响着一杯茶的口感和韵味,出汤时间不对可能一泡好茶会被泡烂,充满苦涩,反之,出汤时间如果掌握的好,就可以泡茶满口生香的好茶。要想泡一壶好茶,出汤时间很关键,它影响着一杯茶的口感,而很多茶友不知道一泡茶要多久出汤,造成了泡出来的口感时好时坏。下面为大家整理六大类茶叶的出汤时间。

一、绿茶:12秒内出第一泡茶汤

绿茶是未发酵茶,茶叶中保留了鲜叶的大部分营养物质,在冲泡的时候水温不能太高,冲泡的时间也不能太长,否则会破坏茶叶中的活性物质。

另外绿茶的干茶是分几种类型的,下面按茶形分别来说:

⒈卷曲型

碧螺春就是典型的卷曲茶,因为干茶紧裹在一起,所以第一泡需要比别的绿茶多些时间浸润,让茶叶舒展一下,第一泡建议15秒;第二泡20秒;第三泡30秒,水温也可以升高5℃到95℃;第四泡40秒,水温可用100℃。

⒉半卷曲型

半卷曲的绿茶很多,第一泡建议10秒就够了;第二泡20秒;第三泡30秒,水温也可以升高5℃到95℃;第四泡40秒,水温可用100℃。

⒊非卷曲型

龙井和毛峰都是非卷曲型绿茶的代表,泡法和半卷曲型一样。

二、黄茶:15秒内出第一泡茶汤

黄茶是轻微发酵的茶,与绿茶的特性比较接近,冲泡的时候只要比绿茶的冲泡时间稍微长两三秒钟即可。

三、红茶:10秒内出第一泡茶汤

红茶,一般情况下浸泡时间都不需要太久,前几泡十秒以内就可出汤,如果时间过长,则容易造成茶汤苦涩,在这个大原则基础上,再根据自己的口感偏好和实际情况,做一些微调。

大叶红茶&小种红茶

滇红是大叶红茶的代表,祁红是小种红茶的代表,它们的泡法是一样的:茶水比例1:30,通常5泡,前四泡都是95℃的水温,10秒左右出汤就好,第5泡水温和浸泡时间都稍微增加,100℃的水温15秒出汤。

四、白茶:10秒内出第一泡茶汤

白茶有新茶和老茶:

⒈新白茶

新白茶用盖碗泡,通常出5泡就好了,前3泡10秒出汤,第4、5泡就不一样了,第4泡需要100℃水温浸泡20秒出汤,第5泡需要100℃水温浸泡30秒出汤。

⒉老白茶

老白茶虽然经过陈化,但也不能闷泡太久!

如果是老白茶饼,可以在新白茶的基础上,从第2泡起,每泡适当延长3-5秒钟出汤就可以,也不能闷泡太久。

如果是老白茶散茶,因为陈化多年,内含物质更加丰富些,出汤的时间,更要快。否则,茶汤也会苦涩。

五、乌龙茶:10秒内出第一泡茶汤

因为乌龙茶的制作过程中非常注重做青,茶味茶香释放快速,所以第一泡的冲泡时间也不长。

乌龙茶分非球型(各种单丛)和球型(“铁观音”之类),下面按茶形分别来说:

⒈非球型

非球型第1泡,5秒出汤,2—4泡,10秒出汤,5—7泡,20秒出汤,8、9泡40秒出汤。

⒉球型

球型乌龙因为要紧一些,裹起来的。所以第一泡需要10秒时间来浸润,从第2泡开始,跟非球型一样!

六、黑茶:20秒内出第一泡茶汤

相对于其他茶叶,黑茶也更耐泡,第1泡20秒出汤。(记住先要洗茶!)黑茶的原料比较粗老,经过发酵以后,茶叶中的可溶物浸出速度比较慢,并且黑茶多为紧压茶,经过压制的茶叶需要一定的时间舒展开来。

如果是煮黑茶,三次就差不多了,茶水比例1:80到1:100左右,每次煮的时间不超过3分钟。

如何掌握出汤最佳时间:

1.从茶形来分

茶叶大致可以分为紧压型、颗粒形、和条形几种,越容易被冲开的茶叶冲泡时间越短,就这三种茶形而言,紧压型茶冲泡时间最长,颗粒形茶次之、条形茶冲泡时间最短。这一点并不难理解,只有茶叶充分舒展开才能最大限度的泡出茶味和其中的活性物质,越紧的茶,越不容易冲泡开,越需要冲泡久一些。

2.从投茶量来分

一般来讲,投茶量大的冲泡时间短,投茶量少的,冲泡时间长。投茶量大,短时间内茶叶内营养物质溢出较多,冲泡时间太长,容易变得苦涩或者太浓。当然,投茶量也不能太少,如果太少,有可能会出现不管怎么泡茶的汤味都会偏淡,甚至无茶味。

3.从冲泡水温来分

冲泡时水温越高出汤时间越短,水温高茶内部活性物质更容易被泡出,水温低,出汤的时间就需要较长。

4.从冲泡次数来分

第一泡所需要的冲泡时间最短,随后每泡冲泡时间相应增加,以便更好的泡出茶味。

5.从个人饮茶习惯来分

每个人饮茶习惯不一样,口感不一样,冲泡时间自然也不一样。有的朋友喜欢喝浓茶,冲泡时间可以长一些,有的朋友口味淡一些,冲泡时间可以短短一些。

以上是六大茶类第一泡的出汤时间,茶友们可以参考,毕竟在实际冲泡过程中很少按着秒表来泡茶,不过经过长时间的摸索,相信大家一定能够泡出真正属于自己的茶味。泡茶需要长时间的经验积累,每次的冲泡时间和水温、甚至是当时的天气都会影响效果,所以大家要多练习,多学,这个根据茶叶的性质以及自己的喜好来掌握最佳的各种茶叶的出汤时间。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新闻媒体或自媒体,本平台文章版权,图片版权,视频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如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info@kongqueshuo.com    ,我们第一时间处理。

尊重原创立志弘扬传播茶文化孔雀说精选优质自媒体文章,文中所述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孔雀说立场,不承担任何责任。

发布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孔雀说评论服务协议
0条评论
评论列表
为您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