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山珍海味,就是美食江山的划分。厨神与茶神的结合,造就了华夏饮食的最高形态,调节并修理着不同时代华夏人的神经。吃饭喝茶再也不是单纯的生理需求,还有许多精神追求。
水是万物之源。
华夏饮食,饮在食前。对后世影响至深的,莫过厨神伊尹的《本味篇》[1],陆羽的《茶经》[2]成书后,忘不了向这位老祖宗致敬,因为是伊尹奠定我们的生活格局。
陆羽自豪地在自己打造的风炉上铸出“伊公羹”与“陆氏茶”,他认为“陆氏茶”是可以与“伊公羹”相媲美的,或者说,陆羽弥补了伊尹的遗憾——因为他居然无茶可饮!
“伊公羹”到底是什么?
伊尹
伊公就是伊尹,在华夏史里拥有许多个第一,他是商汤的授业恩师,被誉为华夏有史以来的第一位谋士,第一名相,在他之后,谋士与君王有了联袂出现的现象,就像我们熟悉的那样——姜子牙与周武王、范蠡与勾践、诸葛亮与刘备……
有一次,伊尹与商汤说起天下最好的味道。
商汤说:“你说的那么好,问题是按照你说的方法,别人也可以做出这个味道吗?”
伊尹回答说:“咱们这是小国,不可能具备所有需要的厨料,但要是你做了天子就不一样了,天天都可以吃到人间美味。”接着,伊尹开始了他的长篇大论:
“世上常吃的有三类动物,生长在水里的有腥味,食肉动物有臊味,吃草动物有膻味。所以说呀,不管是恶臭还是美味,都是有来由的。
“决定味道的首要条件是水,其次是木与火。
“甘(甜)、酸、苦、辛(辣)、咸这五味与水、木、火三材关系很大,同样的水,你烧九次就有九次的变化,次数越多变化就越多。
掌握火候很重要
“火候掌握得好,懂得调节大小火,通过疾徐不同的火势就可以灭腥去臊除膻,这一关把控好了,做出来的食物才是原味,品质不会受到损害。
“调和味道离不开甘、酸、苦、辛、咸,什么用多、什么用少,怎么用,都要根据自己的口味。说到锅里的变化,那就非常精妙细微,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得明白了。若要准确地把握食物精微的变化,还要考虑阴阳的转化和四季的影响。所以久放而不腐败,煮熟了又不过烂,甘而不过于甜,酸又不太酸,咸又不咸得发苦,辛又不辣得浓烈,淡却不寡薄,肥又不太腻,这样才算达到了美味的极致啊!”
伊尹还强调说,“水之美者,三危之露,昆仑之井。沮江之丘,名曰摇水。曰山之水。高泉之山,其上有涌泉焉,冀州之原。”
如果以今天河北冀州为参照中心,那么伊尹所言之水都来自西部,所谓水往东流,源头之水才是高品质的保证,历代医家多次强调这一观点,好水在西部。
伊尹这个人,因为《本味篇》成为了华夏的民间厨神,他拿厨房厨料来言说政治,是美食政治学、励志学的开山鼻祖。老子后来总结说“治大国若烹小鲜”、庄子说“庖丁解牛”之类,都是借厨来总结伊尹以来的美食、政治与人生。故历史上,有许多争夺《本味篇》的故事,大凡都有君王的参与,得《本味篇》者得天下,多么神奇啊。
电影《食神》剧照
厨子不好惹。
陆羽发现,伊尹居然与自己有着一样孤寂的身世。
伊尹一出生就是一个孤儿,因为在有莘国的伊水边被养母侁氏发现,便取名为伊。又因无人知道其父母是谁,他自幼便被当作庖人来养,整个童年和青年时代,大部分时间是躬身务农。在许多人的注解中,伊尹还是农家思想的起源,在另一个谱系里,他成为隐士的秘密源头。这一点,我们在稍后的章节会具体谈到,如果不理解这一点,就无法更深入理解陆羽之后的茶学。
普洱茶汤
在务农期间,伊尹花了很大的精力投入精研厨艺与体会尧舜治国术中。在有莘国与商国的和亲中,没有地位的庖人伊公被当作陪嫁品发配到了商国的地盘,因为他精于厨艺,便被安排到厨房工作。为了能见到商汤,伊公设了个局引商汤上钩,他对菜的烹调大动手脚,要么咸得下不了口,要么淡得无味。无常的饭菜终于引起了商汤的注意。
就这样,伊尹得到与商汤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伊尹后来以惊艳的厨艺和娴熟的政治才华征服了商汤,商汤把毫无地位的庖人一把提为执政大臣,教导并辅佐自己成为新一代的天子。这个华夏史上最早的励志神话造就了一个强大的王朝诞生,伊尹的一生,几乎决定着商王朝的走向,他辅佐商代三朝,直到他百岁后去世。《诗经》中《长发》一篇,高度赞扬道:“昔在中叶,有震且业,允也天子,降予卿土,实唯阿衡,左右商王。”这个阿衡,根据郭沫若的考证,指的就是伊尹。
不可避免,伊尹出现在了甲骨卜辞中——这是中国第一个见之于甲骨文记载的教师、大臣,与帝王并列,被后世祭祀。儒道的大家对他都很推崇,苏轼的陈辞说,伊尹“辨天下之事者,有天下之节者”。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在唐代,陆羽对茶进行美学改造后,很是自得,他在风炉上铸出“伊公羹”与“陆氏茶”,认为“陆氏茶”是可以与“伊公羹”相媲美的,是致敬,也是一种自豪。
电影《食神》剧照
孔子整理过的《周礼》里,最大的官员便是大厨子(冢宰),阅读这本儒家经典之作,我们会获得非常强烈的饮食印象。根据张光直的统计,负责王宫事务的近乎4000人中有2271人是掌管食物和酒的,比例高达60%。其中包括,162位“营养”大师负责皇帝、皇后及皇太子的日常饮食;70位肉类专家、128位厨子负责“内宫”消费;128人负责外宫(即客人)的饮食;62位助理厨师、335人专职负责供应谷物、蔬菜和水果;62人专管野味;342人专管鱼的供应;24人专门负责供应甲鱼和其他甲壳类食物;28人负责晾晒肉类;110人供酒;340人上酒;170人专司所谓的“六饮”;94人负责供应冰块;31人负责竹笋;61人上肉食;62人负责泡制食物和酱类调味品;还有62个盐工。当然,这其中还不包括各种酒监与酒政[3]。
梁山好汉喝酒如喝水
要治理天下,首先要过饮食关,“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物质与精神的关系,管子早有定论。只不过,在饮食这里,物质与精神二者被高度结合。当下,饮茶、喝酒被纳入大众休闲文化的重要部分,正是得益其他物质高度发展的结果,从食物到品饮的过度,其本身就是文明的一大进步。在漫长的历史中,茶酒是精神的奢侈品,并非人人都能享受其精神价值。
我们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后世大凡谈论美食的文章,基本都脱离不开伊尹的美食论,能做的只是在细节部分缝缝补补罢了。美食文章历代不衰,得益于伊尹的贡献,现在几乎所有媒体都有与美食相关的栏目,说中国是一个吃辉煌的国度,一点也不为过。就连《山海经》那样的天书,一开篇就谈怎么吃动物,讨论吃后的利弊关系呢。
《舌尖上的中国》海报
所谓山珍海味,就是美食江山的划分,一方有一方独特的食材与做法,这导致每个人的味蕾记忆出现偏差,吃大米还是吃饺子成为中国南北美食地理界限,而海鲜与山珍又把沿海与内陆区别开来。这点,当下流行的《舌尖上的中国》已然把美食推向了国家主义的高度,厨神与茶神的过早结合,已经造就了华夏饮食的最高形态,调节并修理着不同时代华夏人的神经。吃饭喝茶再也不是单纯的生理需求,还有许多精神追求——饮食可以爱国。
厨神对茶神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伊尹那套美食论、人生论几乎被陆羽全盘接受。
五味已经被伊尹说尽了,动物也没什么好说的,但茶可以。
樊绰《蛮书》局部
唐代的樊绰在云南看到的茶饮,是“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姜、椒、桂和烹而饮之。”茶是饮食,这种吃茶法,顽固地从唐代持续到今天,这种茶、姜、椒、桂(还有别的植物)超级组合的营养大餐,在云南被称呼为“雷响茶”(从声音),在秦岭一带叫“罐罐茶”(从工具),在广东、福建、湖南一带叫“擂茶”(从工具和程序),成为茶饮活着的历史。而在云南基诺族眼里,茶就一道凉拌菜,与别的菜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大理人则从樊绰描述中获得灵感,在1980年代,创造出来白族三道茶——头苦(姜)、二甜(桂)、三回味(辣),并在今天大行其道[4]。
大理三道茶歌舞表演
陆羽之前,还没人用一整套饮食理论来说茶,陆羽只是把伊尹的食物论发展成为品饮论。陆羽考察了茶与水、木、火的结合,他发现茶也受时令的影响,同样可以讲究阴阳的调和,也可以把时事融入茶道之中,这样一来,喝茶就可以焕发出人生的别样意义,就是通过茶去寻找修身养性之道。
茶经过唐代的两次美学改造后,已经形成了一套独立于酒的美学话语。李白在书写上确定了茶的好词系统,陆羽在品饮艺术上奠定了茶的标准,到了宋代,茶品与人品联袂出现,明代,茶则置身于广泛的物质空间之中,成为了象征华夏文明的物质和精神符号。
品饮层面上,茶脱胎于酒的不少。比如品第这一点,就讲究制作方法、产地;在宜饮与不宜饮之处,也有很大的雷同;使用工具方面,茶就比酒要多许多,酒无非集中于酒具,不外乎外形、用料、颜色、大小等等,但泡茶要动用的工具实在太多,在陆羽开拓性的创造中,有二十四件(其中有大量酒具、食具用到了茶具上),到宋代审安老人那里,变成了十二件,清代至今,一个茶碗(壶)泡遍天下茶,茶具经历了从繁到简的过程。就像茶本身形态变化,从唐饼、宋末、明散、清膏到紧压袋泡,每个年代的人都表达了他们对茶的特有情感。
国博藏陆羽白瓷像
在电力通行的时代里,有一批味觉的反刍者宣称:在都市已经闻不到木香味、炭香味以及火香味了。而在一些民间品茶的香味体系里,“烟火味”被视为最接近传统茶味的一种。这是一种对抗工业杀青机的姿态,流水线上制作的茶产品已经令反刍者无比厌烦,他们来到茶乡,走上山头,亲手采摘,利用当地农民家里的杀青锅,支上炭火,开始手工茶的DIY之旅。这种参与的广泛性,一度被一些大型的茶叶生产商采用,在他们的茶店里,甚至会开出专门的区域,来满足那些嗜茶者的味觉渴望。
在广泛的饮食意义上,对木炭香、烟火味的追求,背后折射着村郭田舍、炊烟袅袅的田园景观,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生活。有人用橄榄碳来烧火,吃的正是碳香渗透入水那种滋味。也有人把放入火堆的木材雕刻好,希望沸水由此更加有质感。
电视剧《水浒传》中鲁智深剧照
从食物到品饮,人与自然的关系已经发生了惊人的变化。从吃肉到吃素,可以看作是精神取向的差异,以前仅仅是庙门中的禅修,现在已经成为一种生活风潮。
我们不能仅仅从营养层面上去看待食物的问题,而要从精神。
人类发明火之后,基本摆脱了饥饿才求食的本能,也脱离了茹毛饮血的味觉择食。
有了火,人可以自由地选料,选择适当工具来进行烹饪活动。
先天八卦示意图
“烹饪”最先出现在《周易》里,《鼎》卦里说,“以木巽火,亨饪也。”亨饪就是烹饪,陆羽在《茶经》里融合了《周易》的观点。
陆羽自制的风炉脚上,除了“伊公羹”与“陆氏茶”外,还有“坎上巽下离于中”、“体均五行去百疾”与“圣唐灭胡明年铸”二十一个古文字。
按《周易》解释,坎主水,巽主风,离主火,那么煮茶的意思就很明显,煎茶之水放于上,风从下面吹入,火在中间燃烧。君子应当像鼎那样端正而稳重,以此完成使命。
在更深的层面上,坎、巽、离也可以解读成,一个人经过了险阻而能定心,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虽不能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却也能守住一方天地,以绵薄之力而成就小我。
联想伊尹、陆羽的一生,会令人唏嘘不已。
最初的鼎是由远古时期陶制的餐具演变而来的,主要用途就是烹煮食物,鼎的三条腿便是灶口和支架,腹下烧火。
鼎在青铜时代,属于各方争夺的重器,也是祭祀神灵的一种重要礼器,象征着国家权力,关系着经纶调变,可以聚天命,系人心。
在陆羽的唐时代,鼎的这个功能已经消失了,却在佛教领域发挥了其他作用。鼎通常安放在寺庙大殿前,既是装饰物,又是焚香的容器,安抚着人的灵魂。
成长在寺庙的陆羽对鼎不会陌生,对《周易》的熟悉又让他赋予了茶鼎新的意义。
后世各种仿制鼎
革故鼎新,新的时代有新的追求。
是时,“圣唐灭胡”,家国安定,烹茶品茗能“体均五行去百疾”。五行,金木水火土,陆羽用五行取代伊尹的五味,意思却是一样,伊尹觉得治国就像好的烹调功夫,陆羽希望烹茶对社会和人有用,所谓循环相生,洗涤、祛除陈旧与污垢,留下清、洁的气象,人的精神就在其中。
参考资料
[1]许维遹.吕氏春秋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9:313-321
[2]本书所用《茶经》版本,以沈冬梅(1996)校注版为主,参阅吴觉农(1987)《茶经述评》,以下不一一说明。
[3]安德森.中国食物[M].马孆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255
[4]大理博物馆前馆长张楠先生说,大理白族三道茶在1980年代为了满足旅游市场而创造出来,他是亲历者和解说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