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

分享

评论

0

莓茶

2020-08-12 


“莓茶”是藤茶类产品的一个品种。藤茶学名显齿蛇葡萄,属于葡萄科蛇葡萄属,是一种野生藤本植物。

藤茶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如云南东南部、福建、两广、湖南等地,具有许多俗称,湖南张家界茅岩河当地藤茶俗称:茅岩莓、神堂莓、青安莓茶、神仙草、土家神茶等。广西巴马也是盛产藤茶的地区,当地人称藤茶为“长寿藤,长寿甘露,土甘草”。

莓茶形态特征

“莓茶”是藤茶类产品的一个品种。藤茶学名显齿蛇葡萄,属于葡萄科蛇葡萄属,是一种野生藤本植物。

莓茶分布范围

藤茶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如湖北西南部、云南东南部、福建、两广、湖南等地,具有许多俗称,湖南张家界当地藤茶俗称:茅岩莓、神堂莓、青安莓茶、神仙草、土家神茶等。广西巴马也是盛产藤茶的地区,当地人称藤茶为“长寿藤,土甘草”。

莓茶生长环境

莓茶的原料是一种在张家界特定的地理、气候环境中生长、繁衍的藤茶品种,属落叶藤本植物(葡萄科)。2016年3月12日,张家界莓茶的特殊生长环境,在央视CCTV10科教栏目《地理中国》中第一次得到了科学合理的解释。据悉莓茶的原料属于第四世纪冰川灭绝性扫荡后的珍贵植物,其生长需具备三个苛刻的条件:

第一:生长在海拔800——1500米山巅;

第二:常年云雾缭绕,以保持他的湿度;

第三:必须根治在特殊的石英砂岩土壤之中。

莓茶的原料生长地位于张家界地貌小方山的顶部,周围都是高大的武陵山脉环绕,到了夜间露水,水分比较丰富,土壤中间的营养元素比较丰富,在砂岩峰顶,石英砂岩的砂土空气通透性较好,底部岩层能有效涵养水分,能源源不断的满足莓茶生长发育的需要。喜好阳光,喜好红砂岩土,所生长的土层很浅,土层下面都是岩石。

之所以能够在这里繁衍生存,也与这里的温泉广泛分布密不可分,由于大峡谷里长期的冷热交替,常年生产雨雾缭绕的小气候,为其生长创造了独特的生长小环境,村民们常常采摘莓茶,用柴火锅灶祛除叶子中的水分,炒熟后就可以随时泡水饮用,千百年来当地土家族山民相沿成俗,莓茶特殊的香味和有益人体健康的神奇妙用,被当地人认为是大自然对他们的无偿恩赐。

莓茶名称来源

1993年永定区林业局高级工程师、特贴专家黄宏全等有关专家到张家界茅岩河一带考察,发现了当地藤茶,提样检测后发现,其富含总黄酮、二氢杨梅素及17种氨基酸和14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有着极高的药用价值,当地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对这种植物进行重点研究。

后来,湖南张家界应用植物研究所为其以这种藤茶所研发的产品命名,引用生长于当地茅岩河两岸,且表面富含已成蛋白霜,色白似霉,故建议命名为“霉茶”,又因考虑到消费者接受度,改“霉”为“莓”,最终将名称确定为“莓茶”。

莓茶药用价值

一、莓茶经国家多家权威机构鉴定,含人体必需的17种氨基酸和14种微量元素,含粗蛋白质12.8%~13.8%,总黄酮含量7.5%~8.3%,最低6%,由卫生部颁发保健食品证书批准总黄酮含量≥6%。

二、莓茶所含的黄酮能排除人体有害酸汰和酮体、清除血液里的血垢、调节血脂、降低血压、软化血管效果显著,能调节肾小管重吸收、改善睡眠、频尿等。

三、莓茶所含的黄酮能杀菌抗炎、清热解毒、镇痛消肿、降脂降压、润喉止咳、调节提高人体免疫力,对金黄葡萄球菌、甲、乙型链球菌、肺炎双球菌、流感杆菌等有很强的杀灭能力。

四、根据国家权威部门的鉴定,莓含黄酮类化合物很高,用途广泛,可提炼医药产品,造福全人类。此项目有关部门、专家正在研究中,并进入临床实验阶段。

莓茶保健作用

(1)莓茶的全面功效是任何茶叶无法比拟的。普通茶隔夜不能喝,易变馊,而莓茶的活性黄酮能杀灭细菌,沏泡一星期仍可饮用;喝中西药不能用普通茶送服,茶叶解药性,用莓茶送服不但不解药性,且可辅助中西药发挥更好的效果。

(2)莓茶含人体必需的17种氨基酸,14种微量元素和含量较高的功能性成份黄酮类化合物≥6%,具有提高人体免疫能力的功能,特别适宜体质虚弱者及免疫力低下者。

(3)它口感独特,全面的功效是任何茶叶无法比拟的。经国家多家权威机构鉴定:莓茶作用独特,应用广泛,无毒副作用,老少皆宜,长期饮用能全面增强人体抵抗力,祛病强身,延年益寿。

(4)三降:降血粘: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增强红细胞变形能力而起降血粘度的作用。降血压:通过扩张大、小动脉及在根本上软化血管而起到降压作用。降血糖:促使组织细胞强力利用血糖,活化胰脏功能,促进胰岛细胞分泌。

(5)三调节:调节血脂:降低甘油三酯、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血压、降血粘度。调节免疫:活化免疫细胞,提高抗病能力。调节肠胃:杀灭胃肠道幽门螺旋杆菌,抑制胃肠道菌群失调。杀灭病菌,抗感染,防止胃肠炎、肝炎。

(6)保护眼睛视力好:在实际应用中,人们服用莓茶后,瞳孔直接光动反应效果好,夜间视力明显改善,对黑暗反应较快,眼睛暴露于亮光处,能较快恢复视敏度,改善在黑暗中视力调节功能。由于视网膜通透性改变指数降低,视网膜后硬质分泌物减少至消退,视网膜出血减少至停止,炎症消退,视觉疲劳显著减轻或消除,视力逐渐恢复正常水平。

专家认为:这是通过服用莓茶补充黄酮、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抗氧化营养素,改善了视觉器官组织细胞的营养状态和氧化代谢过程,调节了视觉器官运动中的某些不协调,而显示出消除疲劳,改善视力的效果。

(7)抗衰老、清除自由基:莓茶含有天然氧化剂,是清除自由基、预防癌细胞发生发展最有效的天然食品,所以常饮此茶的土家族山民千百年来没有三高症、肥胖症等城里人常见的疾病。服用莓茶后老年斑会逐渐减少,直到消失。

(8)保护肝脏:过量饮酒,肝脏分解代谢酒精负担就会加重,容易形成酒精性肝损伤,也称为化学性肝损伤,容易诱发肝炎、脂肪肝、肝硬化等肝病。莓茶可以降低血清ALT浓度,改善肝细胞生物膜活性与通透性,调节肝细胞氧化代谢功能,抗氧化,清除过剩自由基,消炎解毒,修复肝组织细胞的损伤,防止中性脂肪堆积和肝硬化的发生与发展。

坚持服用莓茶的人,由于肝功能的改善,提高了肝脏分解转化酒精的能力,酒精耐受力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不容易出现醉酒,特别是宿醉现象,减轻酒精对肝脏的损害。

莓茶喝法

莓茶的正确冲泡方法:

一、用保温杯冲泡,效果更佳。

二、用200~300毫升开水冲泡,每次2~4包,10分钟后再饮用。

三、每天2~3次。

四、可反复冲泡3次,喝完再续水。

温馨提示:因水温、水量、茶叶数量、冲泡时间的不同,口感会有所不同,同时影响饮用效果。

注意问题:无需洗茶,黄酮首次融水溢出率为70%,第一泡才是精华。

莓茶加工方法

莓茶加工方法很多,不同的生产加工工艺,所生产的品质与质量也有好大的差别。

(1)直接太阳晒干法:民间通常采用茎叶全株砍采,直接切成一寸左右的茶段,利用自然太阳晒干,这样加工生产的莓茶,全叶片状,表面无白色结晶体析出,直接用开水泡,色为淡绿色,味淡不醇,无回味,功能效果的较差,需要清煮很长时间才能发挥效果。

(2)水煮杀青晒干法:同样采用茎叶全株砍采,切成一寸长的茶段,用沸水煮捞杀青后,晒干即为成品,这种加工方法生产的莓茶,半片状,色淡黄绿,有少许白色结晶析出,味带苦涩,这种方法最为方便,但经过水煮捞后,营养物质被大量流失,功能效果差。

(3)炒青摊晒法:选用枝叶为原料,用热锅杀炒青,炒至5成干再手工搓揉,然后在太阳底下摊开晒至全干,这种方法加工的莓茶,传统工艺掌握的难度较大,炒锅的时间和温度以及手法和晒干方法都决定了茶的品质。好的品质为:黑白相间,白色结晶析出较多,且均匀,入口微苦,回味甘甜。

(4)炒青渥沤生产法:这种加工法有点象红茶的常规生产,选材是嫩枝叶,揉成条状后,进入渥沤间发酵一至二天,再散块入炒锅炒干至成品.这种方法加工的茅岩莓茶,茶形条片状,黑白相间,经过渥沤有效成份丢失也最多,味淡甜,有回甘,且带一定的馊涩味,酸味较重,功能效果交较差。

(5)物理生物工程:采用专用杀青锅在特定的温度,时间与环境下杀青,同时采用生物物理工程进行蛋白酶化转移技术进行有效转化.然后用炒干机二至三次分段炒至全干至成品,这种方法生产的茅岩莓茶,保持了茅岩莓的原汁原味,批量生产成本大大降低,茶味好,色淡黄绿,略带少量茅岩莓结晶析出白点,茶味醇正甘甜,但这种方法缺少手工搓揉,营养物质不容易被渗泡出来。

(6)现代精加工工艺:是典型地企业化生产方式,既继承了传统手工制作的优点,保留了传统工艺的入口微苦,回味甘甜的特点,利用现代化GMP无菌车间进行隔离生产,采用流行的破壁工艺、专业烘烤、分离配对、紫外线杀菌等一系列国家质量生产规范。用这种方法生产的茶,充分地发挥了茅岩莓的药理性,避免了珍贵原料的浪费,成分用量也得以标准化,食用起来也更安全。

莓茶传说

据史料记载:“相传在亿万年前,上天动荡,边缘破损,女娲娘娘补天,劳累之极,蒙蒙浓浓中不慎将玉皇大帝早朝必饮的长生茶种子遗落凡间,生长于奇峰破云,林霄冲天,云雾缭绕的红纱岩中,因莓茶乃天赐神龙造物,吸收了天地的日月灵气,即使藏于深山悬崖峭壁,也能落地生根,掉子发芽,若有人幸得之天饮,可治百病。”正是莓茶的传奇,给当地土家人的生活生添了很多民族习俗,赋予了土家人独特的精神气质。

莓茶历史记载

1、明初·莓之源

《明洪武实录》卷六十四上记载:“洪武四年四月戊子,中山侯汤和师克归州李逢峰火山寨,分遣南雄侯赵庸、宣宁侯曹良臣帅兵取桑植(司)容美洞。及会江夏侯周德兴,合攻茅冈覃厚。”

历史记载,洪武十八年,覃垕王所带领义军在抵抗明太祖朱元璋部队时,意外的在茅岩河一带发现一种神奇的植物。该植物外用可以消肿止痛,内服可以提神养气。也正是因为这种植物的出现,才使覃垕王抵抗朱元璋部队长达七年之久。

2、明初·莓之本

《永定乡土志》记载:在明初大庸茅岗土司覃后把用该植物制成茶,定名为“土司王茶”,并将之作为贡茶,向历代朝廷进贡。

洪武十八年(1385年)土家族人在湘西南一带发现了一种神茶,用其冲水饮用,能抵抗多种疾病,并认为这是上帝恩赐给土家人的一种奇世珍宝。纯朴的土家人为了遵照土司王的政令,特将上等神茶制成精品向土司王朝贡,故称“土司王茶”。

但因土司王茶每年产量不多,且产地崎岖难走。因此,土司王下令,此茶,只能本土买卖,不得外传,若发现私卖者,杀无赦!而此茶也成为土司王的专供,当地百姓家贮存不多。偶尔外乡人经过,想买茶也购不到。

3、明末·莓之寻

《明史》卷二百九十九列传第一百八十七记载:“...乃穷搜博采,芟烦补阙,历三十年,阅书八百余家,稿三易而成书,曰《本草纲目》。增药三百七十四种,厘为一十六部,合成五十二卷。”

名医李时珍查阅古书记载:“洪武年间,太祖皇帝征讨覃厚王,敌方伤亡惨重,后经一种‘野藤’治疗,效果神奇。”经多方打探,方知此物长于大庸卫之林,别处无。公元1561年,大庸卫正逢各大土司之战,李时珍首度进入大庸卫,饱受战乱之苦,举步维艰,寻,未果。公元1568年,李时珍再入大庸卫,因山林多雨、地势险峻,难以前行,最终弃之。公元1578年,李时珍时年花甲,最后深入大庸卫,寻找神草,其足迹遍布山林、风餐露宿。因年事已高,无法攀援悬崖峭壁,最终,败兴而归、遗憾终生。

公元1593,时珍病,招其子于榻前,言:“余此生心愿了之,唯二事终难如愿。一则,书成,却未将上之朝;二则,先人所载,太祖期间,神茶救兵具奇效,父此生三入大庸卫,终不得见,为此生之憾也!”话毕,卒。

4、清末·莓之奇

清宫医案记载光绪皇帝的病案:“耳鸣脑响亦将近十年”。“进膳不香,消化不快,精神欠佳,肢体倦怠。”“素号名医,却不如乡间一草尔。”

公元1878年,光绪帝老师陈子贺先生回武夷山省亲,途旅永定县(今日张家界天子山)听当地一位百岁老人讲述一能治百病之神草。

而此时正值光绪帝患病之际,脉案记载:“面色青黄而滞,左鼻孔内肿痛渐消,干燥稍减,时或涕见黑丝。”皇太医的药方只能维持一段时间过而复发。程先生听见传闻,顿觉帝之病有望痊愈,大喜。

光绪饮后感觉味道奇佳,便经常泡饮,神奇的是不到半年,声音也洪亮了,红痘和黑斑也消失了,皮肤变得光润,光绪皇帝十分欢喜,即要人拟旨,命此茶为“天子神茶”。陈子贺先生闻之,急奏请皇上,若皇上将此茶降旨为天子茶,百姓谁敢喝?请皇上恩准,将莓归还给百姓吧,造福您的万民。光绪见陈先生献茶有功、说得有理,特准奏老师的请旨,于是皇帝降旨为“土家神茶”,然,土家人需每年进贡神茶,专供皇室享用。

5、清末·莓之录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素问·至真要大论》:“虚者补之”,“损者益之”。《神农本草经》云:“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

公元1878年,茅岩莓茶首次进入清宫,进贡给光绪皇帝。光绪帝得茅岩莓,服之效果奇佳。在其所著“病原”中记载:“素号名医,却不如乡间一草尔。”事后,御医们潜心钻研莓茶之药性,以医帝之病。清末《崇陵传信录》记载:“御医得其草,心喜。其色不扬,闻之清香,味苦后甘。入汤,色亮。帝饮后数日,脉不复细弱,宏健有力,是可谓神草也!”

此后,此茶成清宫皇帝专用,以供皇室万代享用。

野史记载,御医屈贵庭曾言:“此草效果神奇,可与其他药物通用,无禁忌。性微凉但平和,前所未见。此生得见此物,余生足矣。”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新闻媒体或自媒体,本平台文章版权,图片版权,视频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如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info@kongqueshuo.com    ,我们第一时间处理。

尊重原创立志弘扬传播茶文化孔雀说精选优质自媒体文章,文中所述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孔雀说立场,不承担任何责任。

发布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孔雀说评论服务协议
0条评论
评论列表
为您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