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

分享

评论

0

孔雀山行第23期丨秘境临沧寻昔归忙麓山古树茶园,访昔归第一人:杨云聪

2023-05-08 来源: 孔雀山行 作者: 孔雀山行

孔雀山行第23期丨秘境临沧寻昔归忙麓山古树茶园,访昔归第一人:杨云聪
全文3200字左右,阅读大约需要5-10分钟

昔归茶,一直笼罩在神秘的面纱下,在这座古老山林中,与山脚下流淌的澜沧江一起,守护着这片土地,眷顾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

 

孔雀山行第23期丨秘境临沧寻昔归忙麓山古树茶园,访昔归第一人:杨云聪
▼昔归村忙麓山的古茶树




 

2021年12月11日孔雀山行走近原产地第23期

寻昔归古树茶园•访昔归茶人杨云聪

 云南临沧邦东站 






孔雀山行第23期丨秘境临沧寻昔归忙麓山古树茶园,访昔归第一人:杨云聪

杨云聪昔归第一人

昔归村34号茶农,世代居住在昔归村,传承家族制茶技艺。他从小对茶有着浓厚的兴趣,年轻的时候白天种地晚上炒茶,昔归村从他一家人做茶到现如今家家户户做茶,他的手工制茶之路已经走过了30多个年头。坚持“无害化”种茶,“清洁化”做茶,做“良心茶”,做“放心茶”,让喜欢昔归的茶友喝到真正的好茶是他毕生所愿。
 



“头顶大雪山,脚踏澜沧江”,是昔归忙麓山古茶园的真实写照。

这里古树茶树龄约200年-300年自然生长,未经修剪的树枝盘曲向上造型嶙峋古怪,混生于赤红壤的森林中……

都说“高山云雾出好茶”,但昔归却是一个例外,海拔不足千米,在普洱茶一线名山中海拔最低。那么,是什么造就了昔归茶无法被替代的迷人滋味?


 

——孔雀山行,去山里,见好人,喝好茶,
去寻找茶背后的故事。




孔雀山行第23期丨秘境临沧寻昔归忙麓山古树茶园,访昔归第一人:杨云聪
▲云南临沧昔归村。忙麓山






- 01 -
昔归古树茶,
香甜似冰岛老寨,茶气追老班章




昔归是云南临沧忙麓山的村寨,其产出的普洱茶也叫昔归茶。喝茶的人都知道,“昔归”这两个字的份量有多重

昔归作为一款介于冰岛老寨和老班章之间的茶,既有冰岛老寨的冰糖甜,又有老班章的霸道茶气。

孔雀山行第23期丨秘境临沧寻昔归忙麓山古树茶园,访昔归第一人:杨云聪

昔归是云南傣语的音译,本意是“搓麻绳的地方”,因茶马古道经过、又在澜沧江畔,马帮、船工都需要很多的麻绳,这里就直接叫做了“昔归”。


今天的昔归,因为茶叶品质高,已然成为临沧茶区乃至整个普洱茶区最有名的村寨之一

孔雀山行第23期丨秘境临沧寻昔归忙麓山古树茶园,访昔归第一人:杨云聪

昔归茶,属邦东大叶种,因为当地的习惯每年只采春茶和秋茶两季,所以茶树保护得比较好,茶质比其他村寨要好得多。

孔雀山行第23期丨秘境临沧寻昔归忙麓山古树茶园,访昔归第一人:杨云聪

昔归古茶园多分布在半山一带,澜沧江水千万年来从这里经过,云南大地特有的赤红壤哺育了这些古茶树,各种寄生植物在雨林里和茶树们相生相伴。昔归茶,由此造就了独一无二的品质和口感

孔雀山行第23期丨秘境临沧寻昔归忙麓山古树茶园,访昔归第一人:杨云聪

昔归茶,条索紧实圆直,叶片多偏瘦长,梗长叶短,黑条无毫,制成的茶品属于“好喝难瞧”的典范。

孔雀山行第23期丨秘境临沧寻昔归忙麓山古树茶园,访昔归第一人:杨云聪

其汤色明亮清澈、香高气扬、滋味微涩甘甜,喉韵沉香鲜爽、茶气醇厚,以“香浓郁、汤清甘、味重滑、喉生津”四绝著称于世。

孔雀山行第23期丨秘境临沧寻昔归忙麓山古树茶园,访昔归第一人:杨云聪

很多人把昔归比作“临沧老班章”,是因为昔归也具有霸气的口感。而昔归茶的魅力,还在于它的“柔中带刚”,融合了侠骨与柔情。

孔雀山行第23期丨秘境临沧寻昔归忙麓山古树茶园,访昔归第一人:杨云聪

刚入口时茶味浓烈强劲、霸气畅爽,而后清甜柔和、舌底有一股似冰岛茶般清凉的冰糖甜韵。悠悠的兰花香,从嗅干茶一直延续到入口回甘,仍意犹未尽......






- 02 -
杨云聪,第一个做昔归茶的茶人



昔归村34号茶农,杨云聪,世代居住在邦东昔归村,祖祖辈辈都和茶山打交道。他从小对茶有着浓厚的兴趣,传承了家族制茶

年轻时,他白天耕田种地夜晚炒茶做茶。当时昔归不通电,不通公路,住的是土坯竹笆房,家中唯一产业就是忙麓山10多亩茶山。

孔雀山行第23期丨秘境临沧寻昔归忙麓山古树茶园,访昔归第一人:杨云聪

杨云聪说,当时被生活所迫,虽然茶不值钱,也只有做茶挣点零用钱。除做自家茶外,偶尔与邻居肆角钱一斤收鲜叶加工,干毛茶一年加工三、四百斤,挑到邦东乡市去卖三、四块钱一斤,从此开始手工制茶之路。

在茶叶价格没有起来之前,昔归村非常贫穷落后,1996年通电,1998年才通了邦东至昔归的公路。在这之前村里照明全靠煤油灯和火把,外出采茶、卖茶,也全靠人背马驼,生活十分艰苦。

孔雀山行第23期丨秘境临沧寻昔归忙麓山古树茶园,访昔归第一人:杨云聪

1999年,在老客户鼓励支持下,杨云聪大胆借款5800元买了一台杀青机,一台揉茶机开始扩大规模做茶,当年制出了几百公斤春茶。

幸而当年市县成立茶产业办,市县乡村重视茶叶发展,杨云聪正愁卖茶难之际,县茶办李绍兴等到昔归调研,看到他大胆投资做茶,给予了他极大的肯定、鼓励和支持。

孔雀山行第23期丨秘境临沧寻昔归忙麓山古树茶园,访昔归第一人:杨云聪
▼茶客与杨云聪家人合影

随着各级重视茶叶发展,2000年后,昔归茶价一年比一年高,到2006年、2007年,临沧昔归茶以它的高香和霸气,得到了爱茶人的追捧和认可,开始有了知名度,逐渐在普洱茶圈声名大噪。

孔雀山行第23期丨秘境临沧寻昔归忙麓山古树茶园,访昔归第一人:杨云聪

三十年来,杨云聪除了做好自己家10多亩茶外,又在忙麓山租了邻居100多亩茶山,现在年加工大树古树茶一吨多,中小树茶三吨多。

昔归茶,这一片苦涩的叶子,他始终三十年如一日地精心呵护,坚持“无害化”种茶,“清洁化”做茶,做“良心茶”,做“放心茶”,让喜欢昔归的茶友喝到真正的好茶。






- 03 -
忙麓山核心产区,低海拔产好茶

忙麓山是邦东地区最有名气的茶山,也是临沧茶的典型代表之一,海拔不足千米,是普洱一线名山里唯一一个高纬度、低海拔产出知名好茶的特例

背靠高山又面朝澜沧江,这里不仅常常云雾缭绕,还形成无可比拟的优质产区“小气候”,日照时间短,太阳直射光少漫射光多。

孔雀山行第23期丨秘境临沧寻昔归忙麓山古树茶园,访昔归第一人:杨云聪

昔归茶树如藤蔓的树枝,长度可延伸几米,枝蔓相互交织蓬松茂盛,而树干几乎被遮挡不见,有些较大的茶树基围可达60-110厘米左右。

孔雀山行第23期丨秘境临沧寻昔归忙麓山古树茶园,访昔归第一人:杨云聪
▼苍劲嶙峋的昔归古茶树

而且,茶树周围动植物多样性保存完好,森林植被为亚热带季雨林,林间常见红椿、香樟、大叶榕、牛肋巴、橄榄、野生芒果等植物。加之未经过人为干预的自然环境,让这里的茶树基本免受病虫害的发生。

孔雀山行第23期丨秘境临沧寻昔归忙麓山古树茶园,访昔归第一人:杨云聪

除此之外,土壤也是造就昔归的一大因素。

昔归的土壤为富含矿物质的红色土壤且多含“羊肝石”碎块,土质疏松,有机质和微量元素丰富,这些生长条件,为昔归茶的优良品质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也给昔归茶树的根部带来充足养分。

孔雀山行第23期丨秘境临沧寻昔归忙麓山古树茶园,访昔归第一人:杨云聪

就是这样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让澜沧江两岸的昔归茶树静静地繁衍生息,让如今的昔归茶得以“名扬天下”。






- 04 -
古法工艺,坚持手工制茶30多年

杨云聪这款昔归古树茶,选用昔归核心茶区的300年稀缺古树纯料,再经由世代相传的传统手工工艺制作而成,可谓是从原料选择再到工艺均属上乘。

孔雀山行第23期丨秘境临沧寻昔归忙麓山古树茶园,访昔归第一人:杨云聪

其特有的风味与他三十多年来坚持的手工制茶是分不开的,每一个制作流程都有严格的工艺标准:鲜叶采摘-摊晾-杀青-揉捻-干燥

孔雀山行第23期丨秘境临沧寻昔归忙麓山古树茶园,访昔归第一人:杨云聪

经杨云聪老师古法工艺制作出的昔归茶,滋味鲜爽,茶气强劲,兰香馥郁,汤质水路细腻,浓强回甘,强劲中带着温柔。

孔雀山行第23期丨秘境临沧寻昔归忙麓山古树茶园,访昔归第一人:杨云聪

只要存储得当,不论是现在喝还是经过岁月的沉淀后再品,都会有一种渐入佳境的好感。

孔雀山行第23期丨秘境临沧寻昔归忙麓山古树茶园,访昔归第一人:杨云聪

一片叶子,一棵茶树,一座茶山都会隐藏一段历史,一个故事。

追梦昔归的杨云聪,堪称是昔归第一人,昔归村从他一家人做茶到如今家家户户做茶。如今的昔归村人,在他带头之下,靠着祖辈留下来的古树茶园,俨然成为临沧茶区最富裕的村寨之一。

而我们,在探寻过昔归古茶园,吹过澜沧江畔的微风,看过摇曳多姿的昔归古树,喝过用昔归水泡的一杯昔归茶之后,也懂得了为什么低海拔的昔归也这么优秀,让人念念不忘。

恰是这样人迹难以到达的深山,以及老茶人三十多个年头的手工制茶之路,才让昔归茶保持了最原始的风貌。

相关标签:古树茶普洱普洱茶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新闻媒体或自媒体,本平台文章版权,图片版权,视频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如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info@kongqueshuo.com    ,我们第一时间处理。

尊重原创立志弘扬传播茶文化孔雀说精选优质自媒体文章,文中所述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孔雀说立场,不承担任何责任。

发布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孔雀说评论服务协议
0条评论
评论列表
为您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