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事

提举茶事司

提举茶事司CTea affairs department^ 宋代官署名, 简称“茶事司,,,为管理茶事的路级地方机构。其初名为提 举措置茶事司,由蔡京提议始设于崇宁元年(1102)。最早 建立的东南六路茶事司分别为:湖南路设于潭州(治今长 沙),湖北路设于荆南府(治今荆州),淮南设于扬州,两浙 设于苏州,江南设于江宁府(治今江苏南京),江西设于洪 州(治今南昌)。稍后还设置了福建,广南东、西路茶事司, 分别置司于建州(治今建瓯)、广州和桂林等交通要津和繁 华城市。此为南宋茶史中屡见的东南十路的来历。茶事司

茶史部 · 3年前 | 茶事
茶事

茶事CTea affairs^ ?有关茶叶的事情。唐代袁高 《茶山》诗:“我来顾渚源,得与茶事亲。”唐代皮日休《茶 中杂咏序》:“自周已降,及于国朝茶事,竟陵子陆季疵言之 详矣。??…?后又获其《顾渚山记》二篇,其中多茶事;后又 太原温从云、武威段碣之,各补茶事十数节,并存于方册, 茶之事由周至今,竟无纤遗矣。"?茶叶采摘、制作之事。宋 代黄儒《品茶要录》:“茶事起于惊蛰前,其采芽如鹰爪,初 造曰试焙。”

茶史部 · 3年前 | 茶事
措置茶事

措置茶事 CTea affairs managing officer^ 见"提举 措置茶事"。

茶史部 · 3年前 | 茶事
提举茶事

提举茶事 CTea affairs managing officer〕 见"提举 措置茶事”。

茶史部 · 3年前 | 茶事
提举措置茶事

提举措置茶事 CTea affairs managing officer〕 宋代 职官名。简称“提举茶事"或“措置茶事"。崇宁元年 (1102)岁末,蔡京复榷东南茶,在东南六路设提举措置茶 事司,其主官名为“提举措置茶事”,为主持路级茶事的最 高行政官长。《宋会要-职官》载,当时提举措置江南、福 建、淮南路茶事者,分别为宋安国、胡安修、安亢,三人皆 “讲议司”官员。路名入衔,在茶事前加路名。大观年间,又 置都大提举茶事司,总领东南六路茶事,主官称都大提举茶 事。政和元年至宣和七年(1111?1125),随

茶史部 · 3年前 | 茶事
提举茶事司

提举茶事司CTea affairs department^ 宋代官署名, 简称“茶事司,,,为管理茶事的路级地方机构。其初名为提 举措置茶事司,由蔡京提议始设于崇宁元年(1102)。最早 建立的东南六路茶事司分别为:湖南路设于潭州(治今长 沙),湖北路设于荆南府(治今荆州),淮南设于扬州,两浙 设于苏州,江南设于江宁府(治今江苏南京),江西设于洪 州(治今南昌)。稍后还设置了福建,广南东、西路茶事司, 分别置司于建州(治今建瓯)、广州和桂林等交通要津和繁 华城市。此为南宋茶史中屡见的东南十路的来历。茶事司

茶史部 · 3年前 | 茶事
茶事隶书轴法书

茶事隶书轴 法书。清代金农(1687?1764)书。系有 关茶事的隶书中堂。绢本。墨笔。纵124.5厘米,横50厘 米。书轴全文:“玉川子嗜茶,见其所赋茶歌,刘松年画此, 所谓破屋数间,一婢赤脚,举扇向火。竹炉之汤未熟,长须 之奴复负大瓢出汲。玉川子方倚案而坐,侧耳松风,以候七 碗之入口,可谓妙于画者矣。茶未易烹也,予尝见茶经、水 品,又尝受其法于高人,始知人之烹茶率皆漫浪,而真知其 味者不多见也。呜呼,安得如玉川子者与之谈斯事哉!稽留 山民金农。"所书虽为隶书,却是漆书笔法,苍古奇逸,魄 力沉雄,是书风

文艺部 · 3年前 | 茶事
大禹得茶茶事传闻

大禹得茶 茶事传闻。相传大禹治水,四处开河的紧急 当口忽遭“大肚病"侵袭。即使五大三粗的壮汉,也会蓦地 染病。病势凶猛,一个粗实汉子没几天就变得面黄肌瘦,四 肢无力,能吃饭却不能干活。大禹心急如焚,不仅治水搁浅, 且谣言四起,谣传不可轻易动土,大禹治水触犯了龙王太 岁,上天来追命了!百姓人心惶惶,大禹派人四出寻医,终 无良方。遂慕名访医至太湖,不料自己也染上了病。他悲痛 地自叹时间不多,支撑着想把有关水经的书写完。一天,湖 上刮起大风暴,八百里湖面波涛翻滚,湖边百姓声嘶力竭地 呼喊出船打鱼的亲人。大禹目睹

文艺部 · 3年前 | 茶事
以茶代酒茶事典故

以茶代酒 茶事典故。《三国志?吴书?韦曜传》:吴主 孙皓,“每饷宴,无不竟日。坐席无能否率以七升为限。虽 不悉入口,皆浇灌取尽。曜素饮酒不过二升,初见礼异时, 常为裁减,或密赐茶奔以当酒。"是为史籍中有关以茶代酒 的最早记载。

文艺部 · 3年前 | 茶事
前丁后蔡茶事典故

前丁后蔡茶事典故。宋代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建 安北苑茶,始于太宗朝。太平兴国二年,遣使造之。取象于 龙凤,以别庶饮,由此入贡。至道间,仍添造石乳。其后大 小龙茶,又起于丁谓,而成于蔡君谟。” 丁谓,北宋天禧三 年(1019)任宰相,封晋国公。蔡君谟即蔡襄,官至端明殿 学士。大小龙团的研制过程较长,在丁谓仕福建时开始创 制,后由蔡君谟正式督造入贡,丁、蔡对龙团茶加工技艺的 发展都作出了贡献,故有“前丁后蔡"之说。苏东坡诗有 “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宠加。争新买宠各出意,今 年斗品充官茶。"

文艺部 · 3年前 | 茶事
受茶一串茶事轶闻

受茶一串 茶事轶闻。《新唐书?陆贽传》载:“陆贽调 郑尉,罢归。寿州剌史张镒有重名,贽往见,语三日,奇之, 请为忘年交。既行,饷钱百万曰:'请为母夫人一日费。'贽 不纳,止受茶一串。"陆贽受茶一串,做到领情而不贪财,饮 茶者的“廉"道自在其中。

文艺部 · 3年前 | 茶事
良马换茶经茶事传说

良马换《茶经》 茶事传说。唐朝末年,茶马交易已很 盛行。一年,唐使按照惯例,带上一千多担上好茶叶囤积边 关,为的是想换取唐王急需的战马。待回纥使者带马到关 时,却提出另外要求,传达国王旨意,要以千匹良马换取一 本关于种茶、制茶、饮茶的宝书一《茶经》。唐使从未见 过《茶经》,但认为用一本书换千匹马,太合算了。于是与 两位使者签订国约。唐使星夜回朝,面奏此事,然满朝文武 也不知有此书,翻遍书库难觅踪影。只有太师曾记得江南有 位品茶名士,《茶经》也许是他撰写的。遂派专人星夜启程, 遍访湖州、金陵等地,但未见陆羽

文艺部 · 3年前 | 茶事
群库茶神茶事典故

群库茶神 茶事典故。唐代李肇《国史补》:“江南有驿 吏,以干事自任。典群者初至,吏白曰:'驿中已理,请一 阅之。'刺史乃往,初见一室,署云酒库,诸酝毕熟,其外 画一神,剌史问:'何也?'答曰:'杜康。'剌史曰:'公有 余也。'又一室,署云茶库,诸茗毕贮,复有一神,问曰" '何?'曰:'陆鸿渐也。'剌史亦善之。又一室,署云菠库, 诸菠必备,亦有一神,问曰:'何?'吏曰:'蔡伯喈。'剌史 大笑曰:'不必置此。”'陆羽在唐代即被驿库和茶店供奉,反 映了唐代崇尚茶神的民风。

文艺部 · 3年前 | 茶事
易于自焚茶事典故

易于自焚 茶事典故。《新唐书?循吏传》:“何易于为 益昌令,盐铁官榷取茶利,诏下,所在无敢隐。易于视诏书 0:'益昌人不征茶且不可活,翎厚赋毒之乎?'命吏阁诏, 吏曰:'天子诏书敢拒?吏坐死,公得免窜邪?'对曰:'吾 敢爱一身,移暴于民乎?亦不使罪尔曹。'即自焚之。"何易 于自焚抗茶税的故事为后人所称道。

文艺部 · 3年前 | 茶事
陆卢遗风茶事传闻

陆卢遗风茶事传闻。旧时茶叶商店题字常以“陆卢遗 风”四字作匾。“陆”指茶圣陆羽,他一生嗜茶,精于茶道, 以《茶经》闻名于世,对中国乃至世界的茶业发展作出巨大 贡献,被誉为“茶仙”、“茶神”。“卢”指唐代诗人卢仝,一 生爱茶成癖,不幸在甘露之变中被误捕而遇害。他的《走笔 谢孟谏议寄新茶》,自唐以来传颂千年不衰。陆、卢又是至 交好友,两人有很多相同之处。发扬陆、卢遗风,意在学习 二人崇茶爱茶的精神、精湛卓越的品茶技艺和高尚的茶德 茶风。

文艺部 · 3年前 | 茶事
饮茶公主茶事传说

饮茶公主 茶事传说。相传唐贞观十五年(641),文成 公主嫁于第三十二世藏王松赞干布,陪嫁礼品除金银首饰、 珍珠玛瑙、绫罗绸缎、文书八宝外,还有很多茶叶和茶具。 茶叶中有湖南名茶“邕湖含膏文成公主爱好饮茶,也喜 欢以茶敬客。入藏后,公主常以茶赐群臣、待亲朋。藏胞多 肉食、少果蔬,饮茶初出好奇,继而深感饮后肠胃清爽,齿 颊留芳,解渴提神,全身轻快。饮茶风尚遂从皇宫传向民间, 人们争相效之,视作仙草,于是饮茶之风兴起。公主传之以 茶,晓之以理,并建议藏王以牲畜、皮毛、鹿茸等特产至陕 西、四川等地换取茶叶,还调

文艺部 · 3年前 | 茶事
老姥逸狱茶事轶闻

老姥逸狱 茶事轶闻。唐代陆羽《茶经-七之事》引 《广陵耆老传》:晋元帝时,有老姥,每旦独提一器茗,往市 鬻之,市人竞买。自旦至夕,其器不减。所得钱散路旁孤贫 乞人。人或异之,州法曹繁之狱中。至夜,老姥执所富茗器, 从狱牖中飞出。"明代陈继儒《茶董补-广陵老传》亦有记 述。

文艺部 · 3年前 | 茶事
单道开饮茶苏茶事轶闻

单道开饮茶苏 茶事轶闻。唐代陆羽《茶经?七之事》 转引《艺术传》:“敦煌人单道开,不畏寒暑,常服小石子, 所服药有松、桂、蜜之气,所饮茶苏而已。”茶苏,茶和紫 苏调剂的饮料。单道开,姓孟,晋代人,好隐栖。传说因修 行辟谷,七年后,冬能自暖,夏能自凉,昼夜不卧,日行七 百余里,后移居河北省临漳县昭德寺,设禅室坐禅,并以茶 苏驱睡,寿至百余岁。

文艺部 · 3年前 | 茶事
渐儿茶茶事趣闻

渐儿茶 茶事趣闻。相传唐《茶经》作者陆羽,博学多 才,崇茶嗜茶,善于茶事,更精于煮茶。陆羽沏的茶,韵味 特好,深得唐朝国师一佛光和尚赏识。佛光和尚身居高 位,酷爱饮茶,每天饮一杯陆羽沏的茶,饮时常抚须微笑, 神色陶醉。因陆羽字鸿渐,昵称“渐儿”,故久之人们称陆 羽沏的茶为“渐儿茶"。帝闻之,即召陆羽入宫,亲掌佳茗, “渐儿茶”其香其味果然非同一般,因想在侍者中多培养几 个沏茶能手,遂命陆羽传授之。数年后,帝思及好茶还须好 水煎,遂命陆羽遍访天下名泉。陆羽临行向佛光师爷辞别, 佛光问及所授侍者茶艺如何?陆羽

文艺部 · 3年前 | 茶事
陆羽鉴水茶事典故

陆羽鉴水 茶事典故。唐代张又新《煎茶水记》:“代宗 朝,李季卿刺湖(一作润)州,至维扬(今江苏扬州),逢 陆处士鸿渐。……李曰:'陆君善于茶,盖天下闻名矣,况 扬子南零水又殊绝,今者二妙千载一遇,何旷之乎!,命军 士谨信者,挈瓶操舟,深诣南零。陆洁器以俟之。俄水至, 陆以杓扬其水曰:'江则江矣,非南零者,似临岸之水。'使 曰:'某棹舟深入,见者累百,敢虚绐乎。'陆不言,既而倾 诸盆,至半,陆遽止之,又以杓扬之曰:'自此南零者矣!' 使蹶然大骇,伏罪曰:'某自南零赍至岸,舟荡覆半,至惧 其勘,挹岸水增之,处

文艺部 · 3年前 | 茶事
千里送惠泉茶事典故

千里送惠泉 茶事典故。唐代丁用晦《芝田录-李德 裕》:“李太尉……在中书,不饮京城水,悉用惠山泉,时有 水递之号。"李德裕,赵郡人。唐武宗时出任宰相。讲究饮 茶用水,通过驿站传递或派专人赴无锡提取“天下第二泉" 惠山泉水,人称“千里送惠泉”。因劳民伤财,招致非议。诗 人皮日休作《题惠山泉》讥之:“丞相常思煮泉时,郡侯催 发只忧迟。吴关去国三千里,莫笑杨妃爱荔枝。"

文艺部 · 3年前 | 茶事
献茶谋官茶事典故

献茶谋官茶事典故。隋文帝杨坚小时常患头痛。一 日,有僧人询之告曰:“山中有茗草,煮而饮之当愈。"取煎 服用后,果甚有效。杨坚为帝时,有人因献茶而得官,于是 一度出现竞相采茶以求封赏的现象。时人权纾讽云:“穷春 秋,演河图,不如载茗一车。”

文艺部 · 3年前 | 茶事
祀冢得报茶事趣闻

祀冢得报 茶事趣闻。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刿县陈 务妻,少与二子寡居,好饮茶茗。以宅中有古冢,每饮辄先 祀之。二子患之曰:'古冢何知?徒以劳。'意欲掘去。母苦 禁而止。其夜,梦一人云:'吾止此冢三百余年,卿二子恒 欲见毁,赖相保护,又享吾佳茗,虽潜壤朽骨,岂忘翳桑之 报?'及晓,于庭中获钱十万,似久埋者,但贯新耳。母告, 二子惭之。从是祷馈愈甚。"此故事赞美了嗜茶者知恩图报 这一中华民族传统道德。

文艺部 · 3年前 | 茶事
茶为素业茶事典故

茶为素业 茶事典故。南朝宋《晋中兴书》载:“陆纳 为吴兴太守时,卫将军谢安尝欲诣纳。纳兄子俶怪纳无所 备,不敢问之,乃私蓄十数人馔,珍饶毕具。及安去,纳杖 俶四十,云:'汝既不能光益叔父,奈何秽吾素业。'"其时 某些显贵,以待客奉茶为清廉。

文艺部 · 3年前 | 茶事
秦精获大茗茶事轶闻

秦精获大茗 茶事轶闻。《搜神后记》载:“晋孝武世, 宣城秦精,尝入武夷山采茗。忽遇一人,身长丈余,通体皆 毛,从山北来。精见之大怖,自谓必死。毛人径牵其臂,将 至山曲一大丛茗处,放之便去。精因采茗。须臾复来,乃探 怀中橘与精,甘美异常。精甚怖,负茗而归。”叙述秦精入 山采茶,得毛人指引而发现了大茶树,描写了深居高山的人 在大自然中不断探索,终于发现野生大茶树的过程。

文艺部 · 3年前 | 茶事
最新品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