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0年春天,时年55岁的苏轼任杭州太守,好友曹辅寄来壑源新茶,苏轼赋诗如下:
苏轼一生爱茶,写有关于茶的诗、词、文达百余篇。这首诗里的茶究竟是哪种茶?这首诗只是写茶吗?这种茶是怎么制造的?历代的茶文化大致是怎样的?未来的中国能不能恢复古代博大璀璨的茶文化?
一、苏轼茶诗完全解读
1090年是苏轼在风光美丽的杭州任太守的第二年,此时贬谪黄州的坎坷已经过去,距第一任妻子王弗去世已有十多年,丧妻之痛也已基本淡忘。和第二任妻子王闰之(王弗堂妹)颇为恩爱,且已收用侍女王朝云为妾多年。这年苏轼在杭州着手(或者准备)疏浚西湖、修筑苏堤、建设传染病医院等政务工程。应该说苏轼此时处于生活和事业的上升阶段,这首诗也因此写得华美轻快。
如果说《江城子》里看到的苏轼,是沉痛悲伤一往情深的中年男子。那么这首诗里看到的苏轼,则是一个精神健旺心情美美哒的小老头儿。
古代文人墨客之间经常诗文唱和,次韵,是和诗的一种方式——甲给乙写了首诗,乙用甲诗的韵脚和用韵次序来应和。苏轼的全部诗歌中,约有两百多篇冠名“次韵”。
曹辅是苏轼好友,进士出身,时任沙县县令,乃是北宋众多小吏中的一员,文名远不如大文豪苏轼那么响亮,故曹辅原诗早已湮没不闻。
壑源,山名。位于今福建建瓯(宋代属于建安郡),民间称为望州山。壑源山茶,是当时宋代皇室贡茶的主要原产地。
焙,烘干。是宋代制茶工序当中最后的一个环节。
诗歌题目的意思是:朋友曹辅给我快递来最新试制的壑源新茶,我写诗如下,应和他的诗并答谢他寄来的茶。
首联:苏轼将茶叶比成“仙山灵草”,云行雨施润泽大地,山中茶树才能长得如仙草一般。雨露滋养着茶叶,她们天生丽质不施粉黛便那样美丽。
颔联:曹辅寄的茶叶收到了,我享用这来自壑源山的名茶。茶盏泛动着银白色的光泽,就像一轮明月。我此刻得到的愉悦,便是唐代茶仙玉川子(卢仝)也不过如此吧。几杯茶喝下,顿觉腋下生风(喝茶后腋下出汗带走体温,感觉凉爽如同清风吹拂),杭州(武林)城也被春风吹得暖融融一片。
颈联:这银丝玉雪般的茶叶,是从嫩芽中抽出来的芯子制成。没有涂膏加香,全是一派天然。我想。立身处世也应该注重内在,让心肠如白雪一般纯美,而不要仅仅只是外在的油光水滑吧。
尾联:我一边喝茶一边随手写下这首小诗,纯属笔墨游戏,曹君和诸位勿要见笑。君子、美人就如同佳茗好茶一样,应该天然质朴内蕴丰富,让人们因为我们的内质而吸引,而不能只是外表的华丽啊。
这首诗里,重要的地点信息是“壑源”,富有争议的是“明月”和“玉雪”。只有正确理解这三个关键词,才能完全破解苏轼这首茶诗里所说的到底什么茶。
二、宋代茶事逸闻
宋朝历任皇帝都好饮茶,尤其是本不适合当皇帝而应该去当“文化部长”的宋徽宗赵佶。这个被皇位耽误的艺术家,对茶也有很深的研究,其亲著的《大观茶论》是中国茶学中的重要著作。1090年的宋徽宗只有八岁,其时在位的是他的哥哥——13岁的宋哲宗赵煦。
北宋时,建安郡的壑源是贡茶的主要产地。所谓贡茶,是指特供皇室专用的茶,不能用于商品流通贸易。
苏轼这首诗里的茶,指的就是壑源地区的茶。这种茶的制作工序是:春天采摘茶树鲜嫩的芽头,一边采摘一边放在装满泉水的容器中浸泡,以避免茶叶堆积时温度升高发酵。然后将足量的经过泉水浸泡的茶叶蒸熟,抽取芽头中如银线一般的茶丝。再用冰泉浸润,之后揉捻、挤压成形,最后焙干为成品备用。——高山茶树的嫩芽本就少有,采摘嫩芽就极费人工,芽中抽丝更是增加了这种茶叶的成本。
宋徽宗时,时人郑可简将这种用“银丝水芽”制成的称为“龙园胜雪”的茶叶进贡给宋徽宗。据当时文献记载,这种极品茶叶每斤的价值四万钱。北宋时四万钱相当于100石粮食,100石粮食是当时宰相薪俸中一个月的口粮部分。宋代的宰相除了每月100石粮,还有丝绢布匹、柴薪木炭等,当然也有不少现金。宋代宰相,可谓真正的“打工皇帝”。
宋代一石粮食相当于今天59.2公斤,宋代的一斤相当于今天的1.28斤。按照今天每斤普通大米价格3元人民币来计算,这种“龙园胜雪”茶在今天的造价是:
59.2x2x100x3x1.28=45465.6(元)
这种天价茶叶,究竟是什么味道呢?
笔者朋友H女士几年前和一帮茶人深入湖北恩施山中,依照古典茶学著作《宣和北苑贡茶录》中记载的古法制作了这种茶叶,花费数万最终得茶二两。也就是说,如果想得到一斤“龙园胜雪”茶叶,在今天得花费二十万人民币左右。
宋代没有任何文献描述过这种茶的味道,据H女士描述:此茶冲泡后,茶汤几乎没有任何颜色,初喝下去,也没有一般茶叶的那种香味。当茶叶进入胃部之后,才有“胃部被橡皮摩擦”的感觉。
根据苏轼诗里的描述,和当时的茶事实况,可以基本肯定:苏轼描述的这种茶,正好是后来用银丝水芽制成的“龙园胜雪”。在贬谪黄州期间,苏轼写了一篇《猪肉颂》,这首诗后来对普及猪肉作用甚大。苏轼这首茶诗,也许同样是其后的宋徽宗爱好“龙园胜雪”茶的推动力之一。
诗中的“明月”,不是茶的名字和描述,而是指当时的茶盏。宋代流行形似斗笠的茶盏(如下图),并且当时的制瓷业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形成汝、钧、官、哥、定五大窑系。“明月”既实指泛动着釉彩的茶盏,同时虚指天上的明月来投怀送抱。明月是古代文人诗文当中常用的意向,在苏轼的诗词当中也是高频词汇。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明月夜,短松冈”。
宋代是一个低调奢华有内涵的时代,茶业在宋代因为皇帝和墨客的渲染也达到极盛。
三、中国茶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中国人习惯把农业方面的所有发现发明归功于神农氏,同样人们普遍认为茶叶起源于神农氏。唐代之前,“茶”有荼、檟、蔎、茗、荈等二三十个别称。直到陆羽所著的第一部系统茶学著作《茶经》,才统一为“茶”字(一说是唐玄宗李隆基定字)。战国以前,中国的主要茶区是巴蜀一带。到汉代,长江中游荆楚之地出现了茶和饮茶习俗,并由荆楚地区扩散到今广东、湖南和江西等地。后来因为南方更优越的地理条件和更高的经济水平,中国茶业的重心由西向东迁移,种茶、饮茶之风在江浙一带开始风行。
唐朝以前,人们对茶叶的认识主要限于其药用价值和实用价值,尚未上升到精神层面的文化功能。唐代因为经济发达、文化开放,茶业成为生机勃勃的行当。饮茶风气从皇室宫廷扩散到文人士大夫,甚至进入寻常百姓家。茶业经营成为获利巨大的行业,商人因此发家致富,政府因此增加税收。白居易的名诗《琵琶行》里写: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浮梁是一个地名,位于今天景德镇,是唐代重要的茶叶集散交易之地。琵琶女的丈夫可以舍弃才貌双绝的她去浮梁买茶,是茶叶贸易能获得暴利的侧面证明。
唐代是中国茶业和茶文化兴起的重要阶段,文成公主和亲西藏,将茶带到了藏区,对以肉食为主的藏民的保健起到了重大作用。当时来唐的东亚各国使者,不少人也将茶种、茶文化带回了他们的国度。这时不仅出现了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还诞生了大量的茶诗、茶文、茶画等文艺作品,茶还跟禅宗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禅茶”文化,但茶的制作工艺和饮用方法在唐代并没有太多的突破和进展。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茶文化最为活跃的时代,最高统治者皇帝是一种产品和某种理念最好的代言人。“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这么不好的风气都有人学习,皇帝好茶是个高雅健康的好习惯,朝廷和民间自然也会纷纷仿效。宋代开设的“榷场”里便有茶叶贸易,而制茶工艺此时更加完善丰富,茶诗、茶画、茶学专著不断涌现。宋代城市化进程加速,市民阶层出现,茶饮和休闲娱乐业结合,得到飞速发展,民间也广泛盛行了斗茶、分茶、绣茶等各种“茶戏”。
元代草原帝国上的征服者们,骏马弯刀所到之处,也不可避免地将茶文化带到东亚甚至欧洲各国。至明代,茶种、制茶工艺、茶饮方式继续进步和丰富,但由于统治者崇尚简朴,茶文化出现清简朴真之风,但民间的茶馆、茶肆林立,饮茶之风并未衰落。郑和下西洋将茶叶传到非洲,到17世纪初,荷兰东印度公司首次将中国茶叶转卖到意大利、英、法、德等国,茶叶开始传遍欧洲。
到清代,茶文化开始出现细分,具有比较鲜明的地域性,不同地方的人喜欢的茶种也有所区别。到1840年,全国产茶5.0万吨,出口1.9 万吨,占各类商品出口(丝绸、瓷器等)总量一半以上,为清政府创造了巨额的财政收入。也正因为茶叶在贸易中的重要性,所以有人又称“鸦片战争”为“茶叶战争”。
我国当前的茶叶出口额,约占全国总出口额的1/10000,这主要是因为现在的商品经济形态更加丰富,结构更加多元化。但是,随着中国力量的崛起,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中国茶和茶文化仍然将具有巨大的增量空间。
茶,这种中国传统当中最重要的饮品,仍是当前中国人最重要的饮品之一。饮食,是全人类最基本最重要的需求。饮食文化,是真正具有“普世价值”的文化。茶——人在草木间,茶是自然和诗意的象征,茶是清心涤肺的佳品,茶象征着平和、优雅、冲淡、丰富……茶的特质,亦是中华民族特质的一种象征。
茶叶经由中国发现并传到世界后,中国茶的魅力让人无法拒绝。未来,世界文化一定会交融汇合,中华文化一定会复兴重振。在茶文化上创造过无比辉煌的中国,一定能够以茶为媒,重现中华文化的巨大价值和能量。
愿将来的世界,同饮一杯中国茶!
参考:《苏轼全集校注》 河北人民出版社
《宣和北苑贡茶录》 宋 熊蕃
《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茶文化》 外文出版社
《建瓯县志》成文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