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高线〔Contour〕海拔高度相等的点相连接成的线。 丘陵山坡茶园建筑梯级、开设隔离沟、灌溉渠道及种植茶树 等项工作,均需要先测量出等高线,再行施工或种植茶树。 常用的测量方法有小平板水准仪法,“U”形连通管水平仪 法,等腰三角规法等。

栽培部

梯级茶园CTerraced tea garden^ 在坡面耕地上沿等 高线修建的阶梯式茶园。修建梯级茶园是丘陵山区发展茶 叶生产的一项重要水土保持措施。通常有两种形式,斜坡式 梯级茶园、水平梯级茶园。前者园面顺原有坡势修建成宽幅 斜坡梯面形式,将原山坡坡度减缓到10°以下。后者建成等 高水平梯面或向内微倾。具有保水、保土和保肥的功能。

栽培部 | 茶园

护坎植物CTerrace-protecting plant〕 能够固梯护坡 的植物。如爬地兰、紫穗槐、木豆、无刺含羞草、大叶胡枝 子、金光菊、知风草等。梯壁有护坎植物,能减轻雨季沟蚀 和冬季片蚀自然脱土,防止梯壁内迁、梯面变窄和肥力下 降。具有绿化梯壁、保水、保土、保肥的作用。对梯壁上的 植被,除危害性大的竹类、白茅等宿根性植物外,平时只宜 刈割茎叶铺园,切忌挖根铲削。

栽培部

抽槽换土〔Hoeing and fertile soil infilling〕 亦称 “开沟吊槽"。园地开垦方法。将种植沟的心土挖出形成土 槽,再把行间自然肥力较高的表土铲集填入槽内。或对园地 先普遍浅耕20?30厘米深,再在茶树种植行上条幅深翻 60厘米深。这些均为建园开垦中缓解深耕与劳力矛盾的方 法。适于表土层浅薄、心土瘦瘠的低丘红壤等荒地。若能再 配合施用有机肥料效果更好。条垦沟槽的两头要挖通,与排 水沟相接。种茶后尽早进行行间补垦,其耕垦深度要与原条 垦深度一致,以促进茶树苗期根系生育。

栽培部

开沟吊槽 CDitching and fertile soil infilling〕 即“抽 槽换土

栽培部

古代茶树繁殖〔Evolution on the propagation of tea plant〕 古代的茶树繁殖。唐时采用种籽直接播种。唐陆 羽《茶经-一之源》:“凡艺而不实,植而罕茂,法如种瓜, 三岁可采。”茶树繁殖采用“丛直播”方法。唐末五代韩鄂 《四时纂要》:“种茶,每坑种六七十颗籽。……三年后每科 收茶八两,每亩计二百四十科,计收茶一百二十斤。”宋时 沿用茶籽直播方法,与唐无大异。明代,茶籽用水选种,穴 播种量减少。明代罗原《茶解》:“秋社后,摘茶子水浮,取 沉者,略晒去湿润,沙拌,藏竹篓中,勿

栽培部

茶籽采收CTea seed harvesting〕 适时采收成熟茶果。 茶树当年开花翌年摘果,自花芽分化至茶籽成熟,历期16? 17个月。采收过早种胚发育不全,子叶中淀粉等内含物含 量低;采收过迟则茶籽大量脱落。中小叶种茶区的茶果采收 期以霜降前后为宜,大叶种茶区在11月中下旬。成熟茶果 的标志:果皮呈棕褐或深绿色;背缝开裂或接近开裂;种皮 呈黑褐色,富光泽;子叶饱满,呈乳白色;茶籽粒大富有弹 性。优良茶籽品质标准:发芽率不低于75%,粒径在12毫 米以上,含水率22%?40%。

栽培部

茶籽贮藏〔Tea seed storagingD 茶籽采收后至播种前 的保管方法。有堆藏法和沟藏法两种。茶籽数量少时用室内 堆藏法,先在地面或容器内将茶籽与细砂分层相间堆放,每 层厚5厘米左右,共铺3层茶籽。底层与堆面细砂适量淋水 保湿。以后每周检查一次。茶籽数量多时,用室外沟藏法, 选择排水良好地形作为藏址。贮藏沟宽1米左右,深25? 35厘米,长度适当。沟底先铺5?10厘米厚细砂,后铺20? 25厘米茶籽,上盖5?10厘米干草,最后覆土做成高50厘 米的屋脊形土堆,相隔2米左右安置一个通气竹筒,贮藏沟

栽培部

茶籽后熟期 CPost-maturation period of tea seed〕 茶 籽采收后至萌发的一段休眠期。影响.茶籽休眠的是后熟作 用。茶籽采收时外表已成熟,而胚及其内含物质还需进一步 发育、转化才能达到完全成熟阶段。对“后熟期”学术界有 两种意见:一种认为茶籽不存在后熟期,因为成熟后的茶籽 即使留在果壳内挂在茶树上在一定温湿度条件下,3?5天 也能发芽,故后熟期只是不具备发芽条件的环境因素所致; 多数人认为茶籽有后熟期,时间长短因品种、试验条件不同 而异。茶籽采收后经过一段休眠期,内部发生变

栽培部

播种期〔Sowing period〕 茶籽播种时期。自11月至 翌年3月。分冬播和春播。有冬旱的地区,不宜冬播。冬播 可省去茶籽贮藏,在拣剔去除劣质茶籽后即可播种,出苗期 早于春播。春播在2月下旬?3月中旬,最迟不超过3月 底。推迟播种期则出苗迟,易受旱热害,产生缺丛断行,幼 苗长势差。茶籽春播前,如采用浸种催芽,可使出苗期提早 半月左右。

栽培部

播种量〔Sowing quantity〕 单位面积内播种茶籽的 量。与种植密度、每穴播种粒数和茶籽发芽率密切相关。计 算公式是:每公顷播种量(千克)=10 000米2:〔行距 (米)X穴距(米)〕X每穴播种粒数-1千克茶籽粒数(一 般1千克以1000粒计算)。

栽培部

茶籽直播CDirect tea seed sowing〕茶籽播种方法。用 茶籽直接播种。种子繁殖的茶树,苗期称实生苗,成园后叫 作有性群体茶园。茶籽直播技术的三要素:播种时期有冬播 和春播两种,播种深度以3?5厘米为宜,每穴播种粒数以 4?5粒为宜。

栽培部

营养钵育苗CSleeve raising method^ 育苗方法。营 养钵由钵壁和营养土两部分组成。钵壁为农用塑料薄膜或 稻草等材料做成的圆筒形,高20厘米,直径10厘米。营养 土采用1立方米土壤中加饼肥6?10千克,或腐熟的堆、厩 肥50?100千克,拌和均匀而成,黏重土壤需掺1/3细砂。 育苗前先挖好苗床槽,床槽宽1?1.1米,长10?15米,深 0?1米左右。营养钵下层装营养土,占钵高4/5,上层1/5 为抨插生土。把营养钵逐个紧挨、整齐排列在床槽内,畦四 周覆土。每钵插3个良种插穗,抨插方法及苗

栽培部

茶苗移栽〔Tea seedling transplanting〕亦称“茶苗 移植"、“茶苗定植”。把苗圃茶苗移植到茶园中去的栽培技 术。当用种子繁殖或抨插繁殖方法培育出的壮苗,符合移栽 标准时,即可出圃,实生 苗多为二年生,抨插苗为 一年生。栽前须垦殖土 地,确定种植密度与方 式,按种植行开施肥沟。 用有机肥加拌磷、钾肥作 底肥,与土壤拌和,再覆 土 5厘米,沟深在施肥后 仍有10?15厘米的余 量。移栽时间以茶苗地上部生长停止、根系生长活跃期为 宜。长江流域茶区在10月中旬?11月,或2月下旬?3月 下

栽培部

行地曲/制f 小刑修明 .、疽“茶苗多 飙应吧%次翊"伸呻 米时,"?ea seeding

栽培部

配—定曲伸吧^皿心在单位球曾 合理密植停而同:段蜻技术.包话茶树行丛疑排列 理地安排茶树种.个方■ 神植密度艳89内'茶

栽培部

方式和每从定免匕,而单从二■则与帘度成反比,合理密 园单产与ay茶树群体和个体间矛盾,保证茶树群体得 植旨在E,使单位面积内因株数增&而增加的产量'超过 到翔的产量,获得总体高产。中国茶区高产茶园的种尬 疽和产景情况:华南茶区,云南大叶茶种植行距为no- mo 厘米 ?株距 45厘米X50厘米,每公顷L 5万株以下?产 量可达?"、0?9000千克。江南、江北和西南部分茶K ,中 小叶种茶树多采用单条栽种植,行距丛距为150厘米、33 厘米,每从定苗3株,每公顷约6万株,也有采用双条栽种 植,每公顷约12

栽培部

品种搭配(2) CVariety arranged in pairs〕 茶树栽培 技术。在种植当地品种、生产相应茶类为主的情况下,同时 引进适种适制的外地茶树良种,生产本地的名优茶或其他 茶类的多茶类组合生产方式。

栽培部

种植方式CPlanting style〕茶树种植排列方式。由丛 式向条式等距离穴播(栽)发展,有丛栽、单条栽、双行条 栽、多条栽等。“丛栽”单产低,已被海汰。“单条栽”为常 规种植方式。“双行条栽"为中小叶种新茶园发展中主要推 广的种植方式。“多条栽"成园快、产量高,但管理要求高。

栽培部

等高种植〔Contour planting〕 亦称“等高栽培”。沿 等高线种植茶树的方法。茶园多建在地形复杂、坡度大小不 一的丘陵山区。等高种植是保持水土的重要措施,有利于机 械化生产和田间管理作业。各地对等高种植的坡度标准掌 握不尽一致,视具体情况而定。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1982年6月3。日发布的《水土保持工作条例》规定,坡度 超过25。的陡坡地禁止开荒种植农作物。

栽培部

等高栽培CContour cultivation? 即“等高种植”。

栽培部

丛栽〔Planting in individual plant〕 多半无固定行丛 距的单丛种植方式,于20世纪50年代前采用。若以行距丛 距为140厘米X140厘米、每丛4株茶树计,每公顷茶树仅 有5000丛,2万株。故茶园树冠覆盖度小,单产低,70年 代后已逐渐淘汰。

栽培部

常规种植〔Traditional planting]; “单条况 i 双 g会第 CPIantim ■ double rows 大行距 150 厘米,双行条式小行疑与以密伊3厘米X 33 ?米,每丛植' 3株的种植方式。也有。大行量缩小到你/1卞左右、小行 距放宽至50厘米左。生每公顷可种12万代以上,比*亲 栽成楫*.的鞫产量| ' ,发展中主要推广的种植方 式。

栽培部

多条裁Planting in tnulti-rowsD 亦称 *植速生、 “矮化密植”。在1" ■米童的茶行里种3?5条茶树的种植 方式。20世纪7。年代由贵州省湄潭茶叶科学研究所推广。 宽行距80厘米,案’;距20?3厘米,丛距20厘米,每丛 2?3株,每公顷种植18万?30万株。优点是成园快,3? 5年生茶树每歹 斌可达1500?3750千克以上;前期产 量高,与免耕长相结合,田间管理用工省。但对土壤肥力、 开垦质量、剧管理等技术条件要求高,夏季易旱,施肥、 采摘等管理盹?茶树个体长势衰弱、不匀。

栽培部
百科相关
百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