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绿色食品基地CGreen food tea baseD 生产无污 染无公害商品茶叶的地域。1990年5月中国农业部在北京 召开全国农垦“绿色食品"工作会议,为满足人民对安全、 营养、保健食品的需求,决定建立生产基地开发与发展绿色 食品。提出了中国绿色食品工程,即优化生态条件,改进耕 作技术,采用优良品种,少施化肥,采用高效低毒、少残留 的农药,发展生物工程等先进科学技术,提高农副产品质量 和档次。绿色食品基地生产的产品标志由太阳、植物叶片和 蓿蕾图案构成,为中国首例质量证明商标注册,涵盖五大类 近千个

栽培部 | 茶叶

无公害茶园CNo-pollution tea garden〕 对人体不产 生有害物质污染的茶叶生产园地。与一般茶园的区别:①生 态环境洁净,水域上游、上风口无污染源,园地的土壤、水、 空气和茶叶等所含有毒有害物质含量均控制在限定以下。 ②生产过程的技术措施最大限度地做到无公害无污染。如, 使用腐熟的有机肥料,利用生物防治、人工灭草等措施防治 病虫草害,控制化肥、农药的使用等。③所生产茶叶产品的 各项指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对人体安全,并有利于身心健 康。

栽培部 | 茶园

商品茶基地CCommercial tea base〕 为保障有一定数 量产品进入商品流通领域而划定的茶叶生产区域。70年代 中国为使内外销大宗红、绿茶生产有一定数量保障,在全国 建立了 100个左右年产茶2500吨的县作为商品茶生产基 地县;80年代为加快中国红碎茶的出口,提高品质,又在 云南、贵州、海南、广东等省建立出口红碎茶商品基地;为 保证边茶生产流通,在四川、湖南、湖北建立边销商品茶生 产基地;各产地为保证重点名优茶生产质量和数量,也划定 一定生产区域范围作为生产基地,如西湖龙井茶限在杭州 市西湖

栽培部 | 品茶 品茶

茶树生长条件 CGrowing condition of tea plant〕 茶 树赖以生长发育和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与环境条件。主要 是生态条件。茶树为生态价高的广生性生物,能在生态条件 幅度较宽的环境下生育,不同生态型的茶树品种,所适应的 幅度范围有较大差异。对热量要求为:日平均气温10C以 上开始萌芽,低于1O°C开始休眠;极端最低气温为一10? —8C ,极端最高气温高于35?40C生长停止;生长最适温 度为20?30°C ,不低于10C的活动积温应在5000°C左右。 光照要求:红、橙光生长最好

栽培部

茶园小气候 CMicroclimate in tea garden〕 亦称"茶 园微气候"。由茶树及茶园生物与环境因子相互作用形成小 范围的特殊气候。微气候的形成,取决于日照辐射、贴地气 层的湍流交换和水分交换特性。茶树不断向自由大气蒸腾 水分,茶树有机体白天吸收太阳辐射能,夜晚以热能形式释 放到大气中,茶树对风的阻碍作用和自身光合、呼吸作用, 都影响茶园低空和贴近地面的气候,使之与自由大气不同。 光照度和叶温从树冠边缘向树冠内,从树冠上部向下部逐 渐减少。故微气候直接影响茶树芽叶生长和鲜叶自然品质。

栽培部 | 茶园

茶园微气候 CMicroclimate in tea garden^ 即"茶园 小气候”。

栽培部 | 茶园

茶树有效积温 CEffective temperature summation of tea plant〕 茶树某一生育期或全部生育期有效温度的总 和。对茶树而言,有效温度指日平均温度与茶树生长所需最 低温度(10C)之差。茶芽开始萌动到开采时所有天数的有 效温度之和,即为茶树开采所需的有效积温。一般中、小叶 种开采前的有效积温需100-130°C,因品种而异。是确定 不同品种、不同地域、不同管理水平、茶树生育速度和生产 计划的基础,并可作为衡量茶树品种特性、预报开采期和病 虫发生期、茶区区划、分析茶树生

栽培部

茶树临界温度 CCritical temperature of tea plant〕 茶 树濒临伤害时的温度。一般以大气温度衡量,分为最低温度 与最高温度。茶树能忍耐的最低气温因品种、树龄、环境条 件和管理水平而异。云南大叶种低于一5C,其他中小叶种 低于一10?一8°C时受冻害,有雪覆盖时则可忍受更低温 度。茶树能忍受的最高温度与水分状况有关,当多日平均气 温大于30°C,或日平均气温高于40£并伴有干旱时就会出 现热害。极端最高气温高于35°C时,新梢停止生长,茶树 明显老化。净光合率秋梢越冬叶在45

栽培部

光照度Qlluminance^辐射光通量在物体表面产生的 照度。单位:勒(克斯)。是植物光合作用和生长发育的重 要因子。茶树光饱和点较低,为50 000勒,光补偿点为1000 勒。茶树体内磷素营养水平高时,补偿点下降,光合速率上 升;反之,光呼吸作用升高,补偿点上升。强光可抑制光合 速率,适度遮阴可提高光合速率。

栽培部

饱和差〔Saturation deficit〕在一定的温度和气压下, 饱和水汽压与实际水汽压之差。在一定的温度和气压下,湿 空气达到饱和时的水汽分压强称为饱和水汽压,而这时大 气的实际水汽分压强称实际水汽压,两者差值愈大,水分子 被蒸发、蒸腾到大气中去的愈多;反之,则凝结水愈多。其 变化与温度、蒸发面性质、形状、空气流动状况有关。饱和 水汽压差对光合速率、空气湿度和叶温调节均起主导作用。 茶园周围植树造林,建立防风林带则可降低饱和水汽压差, 使茶园上空实际水汽压增大,减少水分散失,有利茶树生 长。

栽培部

饱和水汽压CSaturatlon vapor pressure^ 见"饱和水 汽压差"。

栽培部

实际水汽压CActual vapor pressured 见“饱和水汽 压差"。

栽培部

降水量CAmount of precipitation^ 一定时段内液态 或固态(经融化后)降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平 面上累积的深度。以毫米为单位。茶树要求年降水量1000 毫米以上,茶树生长季节月降水量应有100毫米以上。中国 江北茶区降水量少,且分布不均匀,甚至低于700毫米;华 南茶区降水量大于1500毫米,但蒸发量大。

栽培部

降水强度CPrecipitation intensity〕 单位时间内的降 水量。降雨强度大,易形成地表径流,是造成土壤侵蚀的重 要原因,故降水强度是与茶园水土保持有关的数值。

栽培部

干湿指数〔Dry-wet index〕 亦称“干燥度"或“K 值”。植物水分保障指标。是指空气蒸发力(耳)与同期降水 量(广)的比值。公式:K =些=0.162(N 10°C 稳定期)厂(2 10°C稳定期) 式中&为日平均气温不低于10C的稳定期积温,0.16为 蒸发力与降水量接近平衡时的系数。干湿指数分级:K < 1 为湿润,K = 1?2为半湿润,2 VK V 4为半干旱,K > 4 为干旱。茶树生长与K值关系密切,当KW1时,生育良好, K 2 1.5时,茶树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旱害。

栽培部

干燥度〔Dryness〕 即“干湿指数"。

栽培部

K值〔K value〕 即“干湿指数"。

栽培部

茶树气象灾害〔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for tea plant〕

栽培部

自然灾害。茶树受气象因子影响受到的损伤。有旱害、旱 热害、湿害、冻害、雹害、风害等。采取人工预防和灾后补 救措施能降低受灾程度。

栽培部

茶树早害CDrought damage〕 茶树因水分亏缺、生理 代谢失调而遭受的危害。中国江南、华南等茶区的7?8月 份和西南茶区的4?5月份,部分茶园容易发生旱害。其症 状为芽叶生长受阻,冠面叶片出现红焦斑,界线分明,发生 部位不一。受害顺序为先叶肉后叶脉,先成叶后老叶,先叶 片后顶芽嫩茎,先地上后地下部。茶园土壤耕作层含水率在 田间持水量的60%以下,土壤有效水亏缺时,易出现旱害。 其发生与生态环境、品种、树龄、生育状况、农业栽培技术 等方面有关。防救措施:选用抗逆性强的品种;植树造林, 改善茶园小气

栽培部

茶树早热害 ^Drought and thermal damaged 茶树同 时遭受高温和缺水的危害。是旱害的特殊表现形式。中国江 南、华南茶区7?8月份盛夏高温季节,部分茶园易发生旱 热害。因光照强,气温高,树体与叶温升到45C左右,空 气湿度低,引起生理失水而遭受危害。数天内可使植株生育 停滞,茎叶枯焦,叶片脱落,甚至整丛枯死。防救措施见 “茶树旱害

栽培部

茶树湿害〔Wet damage〕 茶树因土壤过湿而遭受的 危害。华南、江南茶区在雨水较集中的4?6月份易发生。水 分过多使土壤固、液、气三相比例失调,空气严重不足,土 壤还原性增强,亚铁等有害物质积累,吸收根量减少,输导 根逐渐霉死,直接影响茶树地上部的正常生育。其症状为新 梢生长缓慢,枝叶瘦小,稀疏,甚至逐渐落叶枯死。产生茶 园土壤过湿的原因:土体构造不良,如铁锭沉积层、石砾胶 结层、黏磐层、犁底层等,形成难透水或不透水层,致使雨 水滞留积聚;在缓坡低凹部位或山珑上首等处,地表与径流 水汇集,水流被阻;

栽培部

茶树霍害CHail damaged 降雹对茶树的危害。各茶 区局部茶园在春夏季偶有发生。受害的茶树嫩芽断落、叶片 破碎,乃至生产枝折断,叶片击落,仅剩光杆。其危害程度 因茶园类型、茶树生育期、冰雹粒径、下雹密度及其持续时 间而异,其挽救措施因园而异。新梢生育期受害茶园,应尽 快抢采受伤芽叶,及时加工,保证鲜叶品质;受害重的各类 茶园,应及时采取不同深度的修剪措施,增施肥料,养采结 合,复壮树势。

栽培部

茶树风害〔Wind damaged 灾害性的干寒风、干燥低 湿气流及台风侵袭茶树造成的危害。中国江北茶区和沿海 地区常有发生,在高海拔的山区、地处迎风口的茶园也常受 风害。干寒风多发生在秋冬季,台风、暴风多在沿海地区生 长季节出现。其危害症状因不同类型害风侵袭而异。受干寒 风吹袭,冠面叶片呈冻害状,茶树枝叶失水,叶片卷曲或赤 枯、青枯,芽尖变红;受台风侵害茶树冠面部分新梢折断, 枝叶零乱,茶叶产量、品质降低。防救措施:营造防护林, 种植行道树,阻挡害风吹袭,茶园铺草,改善茶园小气候; 对受害茶树,视受害程

栽培部

倒春寒〔Late spring cold〕在春季天气回暖过程中出 现温度明显偏低,对作物造成损伤的一种冷害。江南茶区3 月中下旬,随着气温回升茶芽相继萌发,出现倒春寒茶芽极 易受冻,芽尖变红或新芽枯焦,对高级茶的产量和质量影响 极大,地势低洼或山坡迎风处的茶园受害最重。预防措施: 开春后应密切注意气象变化,及时在茶树冠面上覆盖塑料 薄膜、尼龙网纱,或撒上薄层稻草等,可防止或减轻新芽冻 害。

栽培部
百科相关
百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