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Lead, Pb〕 非必需元素。主要累积在茶树根部。 铅的毒性视其在组织内溶解度而异,经食物或饮料进入人 体以不溶性正磷酸铅沉积下来,危害健康。急性中毒量为 0. 04克,致死量大于20克。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允许摄入 量为每天0. 3?0.4毫克。茶叶中含量为1?2微克/克。泡 茶浸出率很低,茶汤中只有0.001-0. 004微克/毫升,大部 残留在茶渣中。茶叶中的污染源是制茶用的铅制机具,茶类 中以砖茶最高,压制次数多、压力重的污染严重。1979年 全国普查结果规定,茶叶中铅的最高限量为2微克/克。

化学部

氯CChlorine, CD 非必需元素。茶树对氯反应十分 敏感,土壤中氯含量过高会造成氯害。

化学部

a■藏烯Ca-PineueJ 茶叶挥发性成分。化学式C10H16o 1984年在茶叶中检出。低黏度的无色液体,沸点156C ,熔 点一62.5°C,相对密度0. 8625 (25/4C),折射率1.4680

化学部

4月桂烯C^MyrceneD 亦称“企香叶烯气茶叶挥发 性成分。化学式C10H16o 1967年在红茶中检出。无色或淡 黄色的液体,沸点167°C,相对密度0.8654 (20/4C),折 射率1.465 (20°C),具清淡的香脂香气。存在于红茶及砖 茶、沱茶等后发酵茶中,其含量因发酵而增加。

化学部

&香叶烯CP-MyrceneD 即月桂烯

化学部

a?法呢烯Ca-Farnesene^ 茶叶挥发性成分。化学式 C15H24o 1984年在茶叶中检出。无色液体,沸点128?130C (1. 60kPa),相对密度 0. 8385 (18/4°C ),折射率 L 4965。在 红茶、乌龙茶及茉莉花茶中较其他茶类含量高。晒青、室内 萎凋及摇青均有助于其形成。与部分乌龙茶的香气品质成 正相关关系。

化学部

薮烯〔Camphene〕 茶叶挥发性成分。化学式Ci0Hi6o 1984年在茶叶中检出。无色结晶体,沸点160°C,熔点 51. 2°C ,相对密度 0. 8487 (50/4°C ),折射率 L 4605 (50°C )。 加热时升华,不溶于水,可溶于乙醇,易溶于乙醍及氯仿。 具藉烯、樟脑样的香气,存在于红茶中。

化学部

罗勒烯COcimene^ 茶叶挥发性成分。化学式C10H16e 1967年在茶叶中检出顺、反两种构型的罗勒烯。沸点176? 178°C (分解),相对密度0.799 (21/4C),折射率1. 0857 (18C)。红茶及包种茶中含有,但红茶制茶过程中未发现, 仅成品红茶中被检出。

化学部

芒烯CLimoneneJ 亦称“柠檬烯”。茶叶挥发性成分。 化学式C10H16o 1967年在茶叶中检出。无色液体,沸点 177.6?177.8°C,相对密度0. 8498 (15/15°C),折射率 1.4719 (20°C),有右旋、左旋、消旋3种异构体,具有青 酸带甜的新鲜橘子、柠檬果香。香气轻飘,不持久。红、绿 茶及后发酵茶中均存在,云南沱茶中的含量较高,遮荫茶中 的含量较普通茶高。

化学部

异松油烯〔Terpinolene〕 亦称“糖品油烯气茶叶挥 发性成分。化学式C10H16o 1972年在茶叶中检出。无色至 淡黄褐色液体,沸点184 °C,相对密度0. 8620 (20/4 °C),折 射率1.4900 (20°C)。不溶于水,溶于乙醇,呈淡菠萝和树 脂型香气。红茶及部分后发酵茶中含有。斯里兰卡红茶冲泡 后闻到的头香物质中有异松油烯。

化学部

菊品油烯CTerpinolene: 即“异松油烯”条。

化学部

P■石竹烯Cj3-CaryophylleneLl茶叶挥发性成分。化学 式C15H24o 1971年在绿茶中检出。无色液体,沸点256C, 相对密度0.909?0.910 (16/4°C),折射率L 5004? 1.5027,不溶于水,溶于乙醇,呈木香和辛香。绿茶、包种 茶和部分后发酵茶中存在。包种茶中含量较高,遮荫茶中较 普通茶多。

化学部

1H■苗ClH-Indene^ 茶叶挥发性成分。化学式C9H8o 1989年中国王华夫等在茶叶中检出。沸点182. 2-182. 4°C (101.46kPa),相对密度 0. 9915 (20/4C),折射率 1- 5773 (18. 5°C)O溶于苯,在蒸汽中不挥发,静置时变为黄色。多 存在于炒青绿茶中。茶叶中的-曲部分来源于外来燃料 烟气,部分来自茶叶自身的热反应。与茶叶烟焦程度呈正相 关,是烟焦茶的指示物。

化学部

赛CNaphthaleneJ 茶叶挥发性成分。化学式C10H8o 1981年在茶叶中检出。无色片状结晶,沸点218°C,熔点 80. 3°C ,折射率1. 5823 (99°C)。不溶于水,极易溶于乙醵、 苯等有机溶剂。茶叶中的蔡来源于茶叶中纤维素受热环化 然后芳化,或茶样表面对环境污染物的吸附。与茶叶烟焦程 度呈正相关,可作为检测茶叶烟焦味的指示物。

化学部

芳樟醇CLinaloolD亦称“沉香醇”。茶叶挥发性成分。 单藉烯醇类物质。化学式C10H18Oo 1936年在煎茶中检出。 无色透明液体,沸点199?200°C ,相对密度0. 8622 (20°C), 折射率1.4611 (20C)。与稀硫酸或醋酸5F作用转化成香叶 醇、橙花醇、a-藉品醇和水合藉品具铃兰香气,是茶叶中含 量较高的香气物质之一,在茶树体内以葡糖昔形式存在。茶 叶采摘后由葡糖昔水解酶水解而呈游离态的芳樟醇。新梢 各部位含量由芽、第一叶、第二叶、第三叶、茎依次递减。 芳樟醇含量和茶树品种的

化学部

沉香醇CLinalooD 即“芳樟醇"。

化学部

香叶醇CGeranioD 亦称“犊牛儿醇"。茶叶挥发性 成分。单糖烯醇类。化学式C10H18Oo 1936年在煎茶中检出。 无色油状液体,沸点230°C ,相对密度0. 8894 (20/4°C),折 射率1.4766 (20C)。溶于乙醇和乙醮,不溶于水,受热后 可形成芳樟醇。具温和优雅的玫瑰香气,是茶叶香气中含量 较高的成分之一,在茶树体内以葡糖昔形式存在,茶叶经采 摘后由葡糖昔水解酶水解而得以游离。新梢各部位含量由 芽、第一叶、第二叶、第三叶、茎依次递减。阿萨姆种及其 他大叶种中含量较低;中小叶种中

化学部

摭牛儿醇CGeranioD 即“香叶醇"。

化学部

芳樟醇氧化物■联喃型CLinalool oxide> furanoidD

化学部

茶叶挥发性成分。藉烯醇类。化学式c10h18o2o有顺、反异 构体,顺味喃型亦称“芳樟醇氧化物(I)气反味喃型亦称 “芳樟醇氧化物(Q)"。1964年在茶叶中检出。无色液体, 沸点188°C,相对密度0.940?0.945 (20/4C),折射率 1.475-1.478,具核叶油素、樟脑等弱木香型香气。茶叶中 味喃型芳樟醇氧化物以反型为主。鲜叶及各茶类中均存在。 不同部位的含量由芽、第一叶、第二叶、第三叶、茎依次递 增,制茶时因揉捻而大量产生。

化学部 | 茶叶

芳樟醇氧化物( I ) CLinalool oxide ( I见“芳 樟醇氧化物-味喃型"。

化学部

芳樟醇氧化物(I ) CLinalool oxide ( H〕〕 见“芳 樟醇氧化物-味喃型"。

化学部

芳樟醇氧化物-毗晡型〔Liiudool oxide, pyranoid^l 茶叶挥发性成分。藉烯醇类。化学式c10h18o2o有顺、反异 构体。顺毗喃型氧化物亦称“芳樟醇氧化物(H )”,反毗喃 型氧化物亦称“芳樟醇氧化物(N )”。1964及1966年在茶 叶中分别检出反毗喃型及顺毗喃型氧化物。白色结晶,相对 密度 0. 99-1. 00 (20/4°C),折射率 1.475-1.478 (20°C), 熔点93?97°C。具樟脑等弱木香型香气。存在于鲜叶及各 类茶中。在茶叶中的含量低于味喃型氧化物,揉

化学部

芳樟醇氧化物(H) CLinalool oxide (JU)〕 见“芳 樟醇氧化物-毗喃型"。

化学部

芳樟醇氧化物(W) CLinalool oxide (W)〕 见“芳 樟醇氧化物-毗喃型

化学部
百科相关
百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