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糖核酸醺〔Ribonuclease〕 亦称“RNA酶”。一种 活性蛋白。1976年在茶叶中分离得到两种核糖核酸酶,其 中一种使酵母RNA形成5七核昔酸;另一种可形成2 3七 环核昔酸及低寡核昔酸混合物,而后水解成相应的3、核昔 酸;此酶在pH 5.5时,活性最高。以后有人将该酶进一步 分为4个分部(ITF1?ITF4),其中ITF3和ITF4最适pH 4.75和4.9,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3 000和16 000;均受 Cu2+和Hg2+的抑制;50C失活。添加酵母,RNA酶可提高 稳定性;pH 4.
,胡萝卜素褪色醺Cj3-carotene bleaching enzyme〕一 种活性蛋白。1984年从茶叶中检出。最适pH 5.5-5. 8,最 适温度35°C, Km5. 56微摩/升。相对分子质量588 000,可 进一步分为4个小肽(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20 000、 93 000、87 000和7 000)。受儿茶素、珊酸钠和N, N-二乙 基二硫氨基甲酸钠的强抑制,但对维生素C和氧化钾则影 响较小;同时测得该酶的耗氧量为每毫克酶蛋白0. 09微升 (10分钟),每分解1摩位胡萝卜素,需氧15摩
丙氨酸脱覆Bl CL-alanine decarboxylase!) 一种活性 蛋白。茶氨酸合成链中的主要酶类。最适pH 6.2左右,粗 酶不需要辅酶磷酸毗哆醛。极不稳定,添加乙硫醇等硫基保 护剂,也不能改善其稳定性,但对基质L-丙氨酸稳定性很 高。茶氨酸合成中的乙胺系由丙氨酸脱梭而来,催化该反应 的即此酶。该酶在子叶和根中活性高,在绿色幼苗根中活性 高于黄化幼苗,预示着它积极参与茶氨酸合成中所需乙胺 的形成。
苯丙氨酸脱氨酶 C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 一 种活性蛋白。为儿茶素生物合成中的重要酶类。催化苯丙氨 酸脱氨,形成反苯丙烯酸,进一步形成黄烷醇、木质素等化 合物。最适pH 8.8,最适温度37°C;对L-苯丙氨酸专一性 较强。酶活性以顶芽最高,随成熟度而下降,茎部活性最低。 虽已获得可溶态酶,但仍有40%的酶是与叶绿体结合在一 起的,因而有叶绿体内、外酶之分。适制红茶品种,酶活性 高;遮光处理,儿茶素下降,酶活性降低。用茶愈伤组织试 验表明,生长初期,酶促进黄烷酮、儿茶素和
纤维素醺〔Cellulase〕一类活性蛋白。属茶叶外源酶。 主要来源于真菌中的曲霉,可精制成酶粉,直接用于速溶茶 制作工艺中,以提高制茶率和解决茶饮料的可溶性和澄清 度。爱尔兰、英国、丹麦、日本均有纤维素酶成品出售。如 商品纤维素酶CA、CP、CT,木霉纤维素酶及绿木霉纤维 素酶等。
服醺〔Urease〕 一种活性蛋白。存在于茶园土壤中的 胞外酶,由茶树或其他微生物分泌所产生。作用是分解尿素 成氨,而后被植物吸收利用。最适pH 6.7左右,最适温度 37C,在茶园中分布较广,但易受土壤类型、土壤反应、气 候和栽培条件等影响。活性随土壤深度而下降,与土壤湿度 和土壤中有机碳含量关系不明显。茶园中喷施的含铅类杀 菌剂,在一定范围内不影响酶活性;但部分土壤消毒剂、土 壤熏蒸剂(如漠甲烷等)能使酶活性下降。增加茶园的修剪 物,可抑制其活性,从而延缓表层尿素转变成挥发性氨而损 失的过程。
果胶醺CPectinaseD 一种活性蛋白。作用是将果胶质 脱去甲基,形成果胶酸和甲醇。1958年在茶叶中检出。最 适pH 6.8,最适温度45°C, 80°C下5分钟完全失活。酶活 性以芽和第一叶为高,茎中因含有大量果胶,故酶活性最 强。果胶酶活性高的品系,因形成果胶酸的果胶质变多,阻 碍了氧的吸收,故发酵性降低,但有利于甲醇等香气物质的 形成和保持。在制茶过程中,该酶易受儿茶素及其氧化产物 的抑制。
肽酵〔Peptidase〕 一种活性蛋白。1964年从茶树芽 叶中检出。主要作用是分解蛋白质成多肽,最终分解成氨基 酸,因此与茶叶加工和挥发性物质的形成关系密切。最适 pH 5.0,最适温度52°C,保温1.5小时后,始表现出最大 酶活性,因而预示茶梢中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分解不同肽 键的肽酶。芽中活性最高,随叶的成熟度而下降,茎中活性 最低,但成熟的第二叶占总新梢活性百分比最大。在适制红 茶的不同无性系间,酶活性表现出明显差异。
脂质〔Lipid〕 亦称“类脂”。一大类能用有机溶剂 (乙醵、丙酮、氧仿、石油醮等)提取的物质。均含有脂肪 酸。可分为简单(非皂化)、复杂(可皂化)两大类,包括 脂肪、磷脂、糖脂、固醇等化合物。主要组成元素为碳、氢、 氧,有的还含有氮、磷、硫。其功能是用作膜的结构成分及 能量的储存、转运形式;是许多生物表面的保护层,以及用 作有关的免疫细胞表面成分。具有强烈的生物活性。在茶树 生长发育进程和茶叶品质形成中起重要作用。茶籽萌发直 至幼苗出土,其能量来自其转化;茶叶香气物质部分是由其 中的亚油酸、亚麻酸等分解
脂肪酸〔Fatty acid〕 度基与脂肪炷基结合形成的一 元梭酸。通式是RCOOH (R是脂肪炷基)。按炷基的性质, 可分为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与甘油结合形成的三酸 甘油酯是油和脂肪的主要成分。低碳的脂肪酸为无色液体, 有剌激气味,易溶于水;中碳的为油状?液体,微溶于水;高 碳的为固体,不溶于水。茶树体内脂肪酸已发现20多种。新 梢各部位含量在2. 4?5.5毫克/克,随成熟度增加而增加, 嫩芽中含量高于第一叶。脂肪酸组成中不饱和脂肪酸占 80%多,饱和脂肪酸不到20%,以亚麻酸、亚油酸、棕梅 酸
游离脂肪S CFree fatty acidj 在茶树生物体内不与 甘油等化合物结合的脂肪酸。茶叶中常见的有硬脂酸、软脂 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等,其含量与成茶品质呈负相关, 加工过程中转变为挥发性醛等。
脂肪族有机酸CAliphatic organic acidD 含有脂肪煌 基的有机酸。包括饱和的和不饱和的脂肪族有机酸。物理性 质视其炷基长短和羟基多少而不同。种类有:构成酸味和加 工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有机酸,还有油酸、亚油酸、亚麻酸、 棕搁酸及游离氨基酸中的茶氨酸、谷氨酸、天门冬氨酸和精 氨酸等。这类有机酸有的是香气的组分(如乙烯酸),有的 在茶叶制造过程中可转化为香气成分(亚油酸),有的是香 气成分的吸附剂(如棕桐酸)。
三St甘油CTriacylglycerolD 亦称"甘油三酯由甘 油和脂肪酸组成。1976年在茶籽油中检出。不溶于水,溶 于有机溶剂。皂化(水解)后生成脂肪酸的钠盐和甘油。在 有光、水、热及微生物的条件下,易氧化而酸败,贮存须干 燥、低温、避光。是茶树体细胞库存脂类的主要组分,与茶 树生长发育关系密切。茶叶中的含量为0.075%?0.39%。 含量愈高,则茶叶品质愈差。在茶籽的成熟过程中,含量逐 渐提高。成品茶中的含量比原含量减少15%。
油酸〔Oleic acid〕 一种不饱和脂肪酸。化学式 C18H34O2o纯品为无色液体,一般为黄色至红色,在空气中 颜色变深。相对密度0?8905 (20/4C),沸点268C (1.33kPa),熔点13.2C。不溶于水,溶于乙酰、乙醇等有 机溶剂。氢化后成为硬脂酸。油酸通常由糖类转化而来,为 能量的载体。鲜叶中含量一般为210微克/克。嫩叶比老叶 含量少,芽比叶含量少,茎含量最少。
磷脂CPhospholipid^PLD 一种复合脂质。分甘油磷脂 和非甘油磷脂两大类,后者在茶叶中未发现。往往与蛋白质 形成复合体,构成细胞膜,发挥生物体内物质、能量转换的 重要功能。茶叶中磷脂类型有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 磷脂酰肌醇、磷脂酰丝氨酸等。含量一般8?10毫摩/克。新 梢中含量高于粗老叶,茶籽(种仁)中含6毫摩/克左右。磷 脂的含量说明其在茶树各部位的分子生物活性的强度。
磷脂酰乙醇胺 CPhosphatidyl ethanolamine, PE〕 亦 称“脑磷脂一种甘油磷脂。由甘油、脂肪酸、磷酸与乙 醇胺化合而成。1974年在茶叶、茶籽中检出。白色固体,在 空气中易变为红棕色,有吸湿性。不溶于水、丙酮,微溶于 乙醇,溶于氯仿、乙醮等。在细胞中以游离态或与蛋白质成 不稳定化合物存在,功能与磷脂酰胆碱相似。茶梢含2.16 做摩/克;春茶比夏茶多,粗老叶含L72微摩/克,种籽仁 中含1.66微摩/克。加工后其含量减少。
脑磷脂CCephalin, KephalinD 即“磷脂酰乙醇胺”。 磷脂酰胆碱 CPhosphatidy) choline, PC〕 亦称“卵 磷脂一种甘油磷脂。由甘油、脂肪酸、磷酸与胆碱化合 而成。白色蜡状物,在空气中易变成黄或棕色,相对密度 1. 0305 (24/4C),不溶于水,能溶胀。溶于乙醮、氯仿、石 油醒等。与酸碱均可形成盐。在细胞中以游离态或与蛋白质 成不稳定的化合物存在,也有与细胞内其他物质结合者。在 细胞膜功能上起重要作用。新梢含量为4. 66微摩/克,老叶 3. 34微摩/克,茶籽
礴脂酰肌醇〔PhosphatidylinositoL PE 一种磷脂。 由甘油、脂肪酸、磷酸与肌醇化合而成。1974年在茶树体 内检出。新梢鲜叶中含量约L40微摩/克,粗老鲜叶1.17 微摩/克。茶籽0.41微摩/克。
糖脂CGlycolipideD 一种复合脂质。由甘油、脂肪酸、 糖等构成。常见的有一半乳糖基二酰基甘油(化学式 C45H72O10)和二半乳糖基二酰基甘油(化学式C51H82O15)o 1974年在茶叶中检出。新梢鲜叶中含量约为4. 36微摩/ 克,粗老叶1L 07微摩/克,茶籽2. 36微摩/克。是茶树生 长发育中能量代谢的重要物质。